桃园市在工商业发展过程中,因早年灌溉系统未妥善分离,污水直接流入农田造成土壤污染,环保局自2003年起投入污染农地整治工作,至今改善完成342公顷列管农地,市府25日宣布将还地于民,恢復生机后的农田可重新耕作,也再次宣誓加强农地污染防治的决心。

桃园市长郑文灿说,桃园市工商业随着台湾经济蓬勃发展,早期碍于灌排系统建置不完善,工厂废水全流进灌溉渠道造成农田污染,环保局自2003年起投入污染农地整治,至今全国总计列管农地约1156公顷,桃园市则有342公顷,已在今年全改善完成。另外也向环保署争取「桃园市农地污染源预防管理计画」,针对高污染潜势圳路执行24小时自动连续水质监测,并规画可行的污染防治策略或协助农田水利署评估合适的替代水源,杜绝工厂非法排放及农田再受污染。

农民復耕 品质如同以往

环保局表示,在2015年前完成约61公顷农地整治,之后分年分区规画4个期数的农地污染改善工作,整治面积约281公顷,终于在今年10月如期达标,早期杂草丛生荒芜的农田,如今已有多处成功復耕。陈姓农民在芦竹从事代耕,他说,过往有好几笔农田被重金属污染,收成的稻米全数被载去销毁,这几年政府相关单位陆续将污染农田换土跟翻土,恢復耕作后种出来的品质跟收成量都和以前差不多。

确保食安 定期土壤检测

环保局也说,落实污染预防是下一步重要工作,除已推动的新街溪、埔心溪及南崁溪流域废污水排放总量管制,以及针对工厂监督与稽查外,为确保食安问题,将定期执行土壤採样与检测工作,捍卫环境保护也要让绿金再创经济生机。

#工作 #公顷 #整治 #环保局 #復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