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记录台湾百工百业的丰沛能量,文化总会《匠人魂》系列影片走访全国各地,今年首度前进高雄,推出第30集「与老建筑对话」。高雄市长陈其迈3日特地前往凤山凤仪书院参加影片发布会,陈其迈感谢主角苏清良一生为文化与古蹟奉献,更称苏清良为「市宝」。
从土角厝 盖到一条龙
人称「良师」、「良伯」的国宝级匠师苏清良于1935年出生,他16岁开始拜师学艺,起初以稻草和泥土晒成砖瓦,迭起一间间「土角厝」,出师后更在高雄、台南一带以盖屋为业,建造三合院、单身手、一条龙等大厝,甚至投入庙宇建筑。
由于时代变迁,苏清良亲手打造的大厝一一被拆除,因此萌生退意,但原定于2000年退休的他因为儿子承揽台北宾馆修护工程,让苏清良再度重出江湖施作传统线板,此后从台湾头淡水红毛城,到台湾尾恒春古城,处处可见他修缮古蹟的身影。
工序繁复 幸有儿孙传承
《匠人魂》影片第30集「与老建筑对话」记录着苏清良从竹笼厝盖到大厝,再从大厝盖到楼房的人生经歷,苏清良提到,从事古蹟修护的工序繁复,很少人愿意投入古蹟修护工作,他忧心自己一身好功夫因此失传,目前儿孙愿意接手,他在影片中不断强调「做慢没关系,做到好才要紧」。
陈其迈表示,在与苏清良聊天的过程,可以充分感受到他对这片土地的热爱,「良伯」不只是用技术,也是用生命和人生经验来帮助文化与古蹟的传承,流传给下一代的不仅是建筑物本身,也是他对台湾土地的疼爱和一辈子的一生悬命。他更强调,苏清良不仅是台湾文化发展最重要的国宝,也是高雄市珍贵的市宝。
文化总会副会长江春男表示,苏清良从台湾头到台湾尾投入古蹟修护,从色彩到每道隐而不见的工艺细节都不放过,且具有研发突破的精神,希望良伯可以多收学徒,并将技术传承下去,「国内若能有更多良伯,台湾的精神将会代代传承」。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