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前的11月7日,「马习会」在新加坡举办。那不只是两岸关系的重要里程碑,也是让全世界眼睛一亮的重大成就:交战、对抗、分隔了60多年的台海两岸,如今可以搁置争议,由双方领导人面对面握手会谈。虽然会中并没有洽谈太多具体的事项,但「会」的本身就是一大突破。

马、习能够会,最大的意义就是显示两岸可以以友善尊重的态度,相互交流。虽然不叫做「和平会议」,但和平就在其中。马英九有提中华民国、一中各表,反而习近平没讲「一国两制」、「一中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等相互刺激的话。这,就是两岸和平的关键:没事不要乱呛,各自留些余地。在这种相互尊重,彼此留下空间的信任氛围下,两岸就无庸担心相互伤害甚至兵戎相见。

那今天为什么台海却被《经济学人》与国际上眾多观察者评为「地球上最危险的地方」呢?马习会树立的友善环境,似乎一去不返,剩下的只是敌意与互呛,为什么?

第一个关键因素,当然就是因为民进党的两岸政策方向本质就是要「呛」。虽然蔡英文满口「维持现状」,但绿营早在2008年马英九当选开始,就开启了一个大声呛中、仇中的战略,力求「搞砸」一切两岸交流的契机,然后破局了就说是国民党或中共的阴谋。

蔡总统就职后,虽然刚开始没有大动作挑衅,但否定马习会,死也不肯说九二共识这个「通关密语」,其实就是根本不想「会」。然后满口说我们有诚意,就可以把责任都丢给对岸,制造相骂本。刚好对岸也转不过弯,要面子摆架子,就正中绿营下怀。

这个「呛中牌」在2019年的香港反送中事件达到高潮,蔡英文一下子成为呛中总司令,咸鱼翻身,摧枯拉朽赢得2020年连任。在这样的启发下,他们更了解,两岸「气氛」紧张但不要真的战争,就是他们的利多。于是每当碰到政权危机、施政不当、民怨高涨,自然就继续玩「中共很坏,我要骂你」的游戏。而中共也每次都奉陪,令人无言。

在此同时,美国因素当然也非常关键。在川普任内,口头承诺台湾许多事项,也通过一些不具实质效果的法案,逼着台湾「不呛也不行」。这种「反中呛中」风也在美国养起了一个「反中产业」:从学术圈到政治界,都有一批「美中新冷战派」夸夸而论,逼着台湾去当马前卒,根本是别人家孩子死不完。

但马习会的和平友善气氛真的回不去了吗?我们的青年真的准备一战,老人也要拿扫把了吗?

当然不是。会在阿富汗撤军的美国,自己绝不想卷入战争。拜登甚至知道,美中不可能用美苏的「冷战」模式来相处。毕竟苏联与中国不同,她不是美国最大贸易伙伴、制造业最大世界工厂,中国移民也构成美国经济社会的成分。Joseph Nye教授就指出,在美国如此依赖中国的情况下,要把美中关系说成「冷战」,是懒惰而危险的。一旦搞起冷战对立,别说输赢,美国立即的经济损失就极为可观。

如果美国的「冷战说」只是嘴炮,或部分鹰派不知死活,为了个人利益而瞎搞的烟雾弹;那本钱更小,更依存两岸和平的台湾,是否决心要走向长期对抗?对中共的个别措施,可以批判;但大局上是否要开启友善互敬的对话,仍在蔡政府一念之间。马英九时期的「亲美、和陆、友日」,随时可以回来。如今没有川普逼迫,早已取得执政优势的蔡总统也不需要靠「反中牌」或「否定马习会」来与国民党区隔了。

为了台湾人民的安全、生存、发展,再次髮夹弯,把马习会的精神捡回来,蔡总统就像冷战时期破冰的尼克森一样,可以成为创造歷史的人物。曾说过台湾前途就是「未来的一个中国」的蔡总统,盍兴乎来?(作者为国立政治大学法律学系副教授)

#蔡总统 #中国 #美国 #友善 #冷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