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六中全会)8日至11日在北京召开,外界聚焦于会上审议的中共歷史上第三次「歷史决议」。学者认为,可以关注的重点,除了确立中共是坚强领导定位、未来如何继续成功外,习近平或将藉此次歷史决议提升其歷史地位,甚至超越毛泽东及邓小平。

为期四天的六中全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报告工作,重点研究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的伟大成就和歷史经验问题,审议「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经验的决议」稿,即第三次「歷史决议」。

过去中共通过的两个「歷史决议」,一是1945年毛泽东领导时期,第六届七中全会的「关于若干歷史问题的决议」,对中共建党后20多年来的歷史问题进行总结。二是1981年邓小平时期,十一届六中全会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歷史问题的决议」,确立了邓小平的领导地位。

有中共党史研究学者形容,两份文件都是在中共「面临重大转折时刻」、「重大歷史关头」对歷史经验和教训的总结,因次第三次歷史决议内容备受各界关注。

政大东亚所所长王信贤认为,第三次歷史决议将有两个重点,一是确认中国共产党是坚强的领导,社会主义道路是正确的道路,以及未来怎么继续成功,将聚焦在中共执政合法性跟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

第二个重点是,习近平或将藉由歷史决议提升其歷史地位。决议将回顾习近平政绩,过去九年习近平亲自反腐、扶贫,以及进行军事现代化;回顾毛泽东、邓小平两次歷史决议,都是「斗争在前」,成功后才取得以领导人为中心的歷史诠释权,毛泽东是带领中国「站起来」,邓小平是改革开放后「富起来」,习近平则是「强起来」。

尤其在新冠疫情、中美竞争等「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情况下,习的歷史诠释权是「横跨百年」,这不仅是想与毛、邓比肩,甚至超越毛、邓两人,也为其「二十大」连任铺平道路。此外,习近平之前多次提到树立正确的党史观跟「两个互不否定」,他将会把其意识形态提高到更高的高度,变成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真正接班人。

王信贤表示,从近期大陆31省的一把手、二把手已有三分之二换成习近平的人马来看,其权力非常稳固,「不稳固不可能这样做」,继续第三任任期几乎「毫无悬念」。

#重点 #领导 #毛泽东 #三次 #邓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