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阵雨一阵寒,经歷了有史以来最长夏季的江南,在滂沱接续淅沥的一夜秋雨之后直接跃入秋天。
之前被怀疑故障的植物生理雷达探测器,立刻用攻击人类的视觉与嗅觉来证明大自然之不可亵瀆。古银杏树给波浪形的叶片刷上淡绿转鹅黄的渐层;满城金桂银桂争胜夺魁,袖珍花团占据枝枒,混合浆果味蜂蜜味的桂花香气裹挟进每个空气分子中。
地上植物展示法宝的同时,地底植物使出更高明手段,要虏获人类的味觉。江南土壤丰腴,遍布滩涂泽塘,孕育了应和秋日节气成熟的地鲜食材,无论是专业掌勺大厨,还是家户邻里的婆妈,都了然辰光一到,这些地鲜食材就要登场,生旦净末丑,热热闹闹地唱一出秋飨大戏。
莲藕首先亮相。涤荡污泥,露出雪白无暇的一节节美人臂,掂掂看分量沉沉的,表示离土日子短,新鲜而汁水丰足。江南食用莲藕的方式多种多样,炖排骨汤最为普遍。选用口感偏酥糯的藕段,改成滚刀块,排骨飞水去沫后,与莲藕同滚,再文火炖煮,时长但凭个人喜爱,起锅前丢些盐吊鲜,喝出一锅家常,一锅亲爱。另外「藕夹」也名列大眾喜爱菜单,横切莲藕,厚约一公分,细姜酱油腌过肉末,稍微摔打上劲,夹入两片莲藕中,蘸上蛋液,再拍乾粉,油炸至金黄捞出滤油,趁热装盘。圆圆的形状讨喜,酥脆口感特别有烟火气。爱甜口的人一定会喜欢「江米藕」,圆糯米一夜泡软沥乾,混拌古法红糖,塞进整段莲藕的孔洞里,老经验的厨师会告诉你别塞得太满,留点空隙让糯米吸饱糖汁,在热力下鼓胀起来。有人会先蒸熟,然后泡在糖汁里细火慢炖;也有人直接水煮,小火熬个半天,收到糖汁粘稠,莲藕捞出放凉。江南宴席上,无论六道或八道前菜,「江米藕」都是标配。切片盛盘,浇一匙糖汁,再淋点琥珀色桂花酱,先看再闻后入口,满足所有关于秋天的愿望。
其次介绍地鲜小芋头,江南称小芋头为「芋艿」,乍看土头土脑其貌不扬,不甜不咸味道寡淡,在厨师手里却能展现千姿百态,惊喜连连。芋艿烧肉既上得了厅堂,也进得了厨房,上海人尤其喜欢烧得红油赤酱,五花肉肥而不腻,芋艿软糯绵滑,号称白饭杀手。另一道葱油芋艿则朴素亲民多了,是寻常百姓家隔三差五就会来拜访的老朋友,食材极简,调味极简,暗合目下最时尚的断舍离之风。芋艿也可以做成甜食,洗净连皮蒸熟,剥皮后沾细白糖食用,舌头搅动,吮指回味,意犹不尽。这是许多四五年级生匮乏童年的零食,有故事的滋味。
地鲜里另一位兄弟叫做荸荠,荸荠江南称地梨,广东一带则名马蹄,生长在泥潭烂泥,刚出土时形状色泽都不讨喜,好似黑暗料理。其实荸荠去皮后雪白细嫩,口感爽脆,多汁清甜,注解了人不可貌相的道理。荸荠除了清炒时蔬总会轧一脚,本身算不上主食材,却是成就许多佳肴的助跑员。例如江南名菜狮子头以及生菜虾松,在荤食中加入一点荸荠碎,制造出丰腴撞击脆甘的多层次口感,也发挥去油解腻功效。港式茶餐厅一款「马蹄竹蔗水」颇受姐姐妹妹追捧,据说荸荠能美白明目清音,竹蔗是一种绿皮甘蔗,能清热解烦,夏天冰饮,冬天温热着喝,饮品兼具养生疗愈效果。荸荠真正的知音独锺清水煮荸荠,煮掉土腥气,提高甜度,口感进化到如同天津鸭梨。拿只白瓷小碗装五七个墨色荸荠,用小水果刀悠悠哉哉削皮,心定神閒可以削一圈圈皮都不断。削一个吃一个,从品尝本来滋味随想参禅意境。
压轴上阵的叫做茨菇,属于比较罕见的地鲜食材,是泽泻科植物的可食用地下茎。茨菇呈米黄色,个头比鸡蛋小些,顶上束着一根冲天炮,好像摇滚歌手的夸张髮型,口感介于马铃薯与牛蒡之间。烹饪方式各家各异,例如茨菇红烧肉,还有炸茨菇,切片泡水半小时,沥乾放点盐胡椒,裹上麵糊油炸。或是肉丝炒茨菇,以及茨菇豆腐羹等等。新鲜的茨菇带一点苦味,粉丝们却是衝着这苦而迷上它。江南老辈吃货懂行懂门路,知道在传统菜场搜寻茨菇踪迹,年轻人则是看到了也不识宝贝。
中华饮食文化博大精深,一直保持着「不时不食」的传统,选用当令当地的食材,与大自然同步,也非常符合现代环保倡议。值此时节,赏秋景品地鲜,将大地深处的恩赐搬上餐桌,与不分亲疏的有情眾生,共享这一期一会的筵席,乐哉乐哉!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