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自2012年起开始在社区设置小作所,让障碍者、心智障碍的孩子有栖身的所在,透过学习手作等课程及与社区居民互动,增加进入职场的可能性,并减轻家长的负荷,迄今已成立31家小作所,因不少家长反应有需求,预计明年再增设5家。
新北市社会局身心福利障碍科长徐绮樱表示,小作所是社会局委托民间社福团体,针对轻度心智障碍的孩子所设置的社区据点,让尚无法进入支持性职场及庇护工场的孩子,毕业后能有一个就近地方继续学习手作等课程,训练障碍者手部灵巧度、细腻度及培养良好的工作态度。
而很多承办小作所的社福团体都有做庇护工场,如经学习引导后评估认为孩子,具有独立作业能力,就会安排他们去庇护工场参访或试作,此外,每周也会安排他们跟社区民眾互动,丰富其生活经验与人际关系,也让社会接纳他们进而包容跟关怀。
社会局于10月启用在「新店央北社会住宅」设置的小作所及日照中心,徐绮樱进一步说明,第一社会福利基金会有提供辅具服务,并训练孩子清消二手辅具,如孩子能力足够就能到辅具中心工作,成为具有劳保身分的员工,对障碍者是莫大的鼓舞。
目前31所小作所多集中在都会区,近年来淡水、林口人口增多,社会局也已布建据点,每据点招收20人,目前共服务595人,家长每月缴3000元的材料费,其他工作人员经费都是政府补助。徐绮樱强调,预计明年再增设5家小作所,让家长可以专心工作,不用分心处理孩子问题。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