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因为全台大旱影响农业供水,桃一灌区原应在2023年停灌,却临时被通知提早于2022年停灌而损失惨重。农田水利署2日强调,将打破以往灌区,桃园改为A、B两大区轮作供水,不会有过去连续无水可耕田情况发生。

自由决定是否转旱作

农田水利署昨天在桃园市举办「水资源竞用区耕种制度调整方案2.0说明会」,林姓农民在会中反映,去年2期休耕,今年1期因为全台缺水没得种,而2期收成又不好,原本灌区应该后年才轮到停灌,最近又收到消息突然提前变成明年停灌,早就下订秧苗、肥料等,将损失惨重,而且不少青农还是接受农粮署政策贷款购买农耕机具,如今贷款还要缴,生计却没有着落,不知如何是好。

农田水利署长蔡升甫强调,明年桃园全区皆会供水,但会按照耕作作物所需用水量而定,最新的水资源竞用区2.0版本,是将桃园分为A、B区2区大区轮作,农民可自由决定要种水稻还是参加生产环境维护或转为旱作,但会依照种植的作物所需水量给予供水。

代耕农盼政策别反覆

农业局解释,原本的1.0版本依照灌区不同,可能会发生连续2期休耕、1期减量供水状况,农民反映生计受到影响才会改成最新2.0版本,改制后桃园分为A、B两大区轮作,第1年全年供应充足水源,农民就可自由种植水稻;隔年减量供水时,政府就鼓励农民转作需水量较少的农作或是直接转作旱作,之后以此每年两区轮作,因此减量供水并非停灌,如此即可维持低度水量耕作,维持生产力。

也有代耕农说,休耕虽然政府会补助,但奖励金都是给地主,农民根本拿不到这些奖励金,一般1期稻作收成利润会比较好,2期稻容易碰到颱风收成相对差,地主偏向休耕领奖励金,底下的代耕农民实际领不到钱也无可奈何,更希望政府政策不要反反覆覆,让农民无所适从。

#轮作 #农民 #供水 #桃园 #休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