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11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年涨幅2.3%,比前月扩大0.8个百分点,并创下15个月新高。11月生产者物价指数(PPI)年涨幅12.9%,比前月回落0.6个百分点。综合市场分析,一般预料大陆未来CPI将波折向上、但涨幅仍属温和,至于PPI则拐点已现,都为货币政策向偏松调节创造条件。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邵宇则预计,明年可能还会有1到2次降准。
保供稳价效果释放
受猪肉等价格上涨影响,11月CPI重回「2时代」。澎湃新闻援引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分析指出,12月CPI将继续在2.0%附近,主要是大陆国内疫情受控,加上季节性因素,需求有望进一步增强,但国内必需消费品供给充足,果蔬、能源工业原材料商品保供稳价措施效果释放,加上基期效应减弱,物价有望保持温和。
万博新经济研究院院长滕泰表示,11月CPI相对来讲是一个适度的水准,但是上游向下游传导的趋势已经逐步地开始,食品价格相较去年同期也变成了正增长,预计在明年上半年,CPI突破3%的机会比较大。
路透援引德国商业银行亚洲高级经济学家周浩观点指出,11月PPI略高,相较前月又是持平,也就是说上游价格并没有像煤炭那样快速下滑,上游还是处于紧平衡状态。PPI虽然大致已经见顶,但下行速度还有很大不确定性。
货币政策有宽松空间
周浩认为,对于货币政策来说,目前是一个比较好的视窗期,在CPI没有明显上扬、PPI见顶的这一段时期,货币政策可以相对宽松一些,保增长更重要。
近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也提出,明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中国人民银行(大陆央行)6日宣布全面降准也吹响新一轮稳增长号角,目前金融市场普遍预期人行明年有望继续降准、并可能调降政策利率,只是对调整时点有所分歧。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