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业界竞相扩产,及美国海关近期扣留中国太阳能进口组件干扰下,引发市场对太阳能产能过剩的疑虑。A股上市的中国太阳能制造霸主隆基股份16日宣布,调降硅片产品价格,这是近一个月来第二次降价,在此之前,隆基已有一年半的时间未曾降价。
由于业内龙头短时间内连续降价,再次引燃市场对行业价格战的担忧。
综合陆媒17日报导,2000年成立的隆基股份是全球最大的硅片、太阳能组件制造商。隆基股份16日宣布单晶硅片最新报价,每片全面降价人民币(下同)0.29至0.35元,降幅为5.45%~5.66%。
消息传出后,引发市场对产能过剩及价格战的担忧,17日隆基股价重挫,收跌4.19%至81.9元。2020年在业绩与官方政策带动下,隆基股价飙涨280%,2021年则震盪起伏,迄今累涨14.6%。除了隆基之外,17日中环股份、锦浪科技、帝科股份等A股太阳能概念股均重挫。
报导指出,这已是不到一个月内,隆基股份再度降价。11月30日,隆基股份宣布调降旗下各尺寸硅片价格,这是自2020年5月以来公司首次降价,引发业内与市场关注。12月2日,全球第二大硅片制造商中环股份也跟进降价。
分析人士表示,近年来,追求规模优势已是业内主流,以隆基股份为例,2014年单晶硅片产能只有3GW,但2020年底产能已达到85GW,增幅超过28倍。2021年5月,隆基股份再拿出70亿元的可转债融资计画,准备进一步扩张产能。
而且不光是隆基股份,包括中环股份、协鑫集成、晶澳科技等企业都在不断加码扩产,一些跨界的太阳能新势力也纷纷发表硅片投产计画。开源证券指出,2022年拥有扩产计画的大陆厂商至少有12家,预计未来硅片新产能超过299GW,这非常接近2025年全球新增太阳能装机容量上限的330GW,在硅片产能供大于求下,降价是必然的事。
另外,在中美对立气氛下,中国太阳能业者海外出口也受到影响。11月初传出,受到新疆维吾尔人权事件牵连,美国海关扣留隆基股份等业者的进口组件,显示美方已针对中国太阳能供应链下手。目前美国一年太阳能装置量约为18至20GW,其中约85%仰赖中国企业。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