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宝科技布局情况
野宝科技布局情况
阅读更多面对面人物请扫QR Code
阅读更多面对面人物请扫QR Code

人人都知道,全球顶尖自行车厂巨大(捷安特)发迹于台中市大甲区,但藏身在大甲的知名自行车商,不只巨大一家,2020年营业额新台币42亿元、台湾铝合金车架龙头野宝科技,也座落于此,该公司可称得上是台湾自行车业的隐形冠军。

野宝科技成立于1982年,前董事长林春山1986年接手后,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在大甲拥有三厂,并在台湾设立总部,主要有经管中心、营运中心、市场开发中心、技术中心,以及部分高阶产品生产。台湾之外,在大陆深圳、昆山合计共有三厂,越南也设有一厂,员工总人数超过3,300名。

隐形冠军 年营收近50亿

野宝的客户可说遍及全球知名品牌,包括美国公路车大牌Cannondale、最大自行车品牌Trek,德国自行车龙头Cube,以及全球第一大运动用品连锁通路迪卡侬等,都是长期往来的客户。他们都看上野宝生产的车架,尤其是动辄新台币2、30万的精品车款,少不了这个供应链上重要伙伴的贡献。

野宝的营业额也持续成长,尤其近年,公司营收增长幅度相当大。2010年时,野宝科技营收逼近6,000万美元,2020年实现倍增,超过1.5亿美元。董事长林柏维告诉本报记者,疫情与减碳等宏观政策,刺激自行车市场持续的扩张,公司2021年营收有望更上一层楼,直逼新台币50亿元。

深入探讨野宝的布局,如同许多的台企一样,技研中心选择「根留台湾」。林柏维表示,过去野宝各厂生产的产品,级别不同,也各自为政,甚至还会出现抢客人的情况,因此他成立总部进行整合,希望每个厂都有生产低、中、高阶产品的能力。

所幸公司经营层提早布局,2016年就到越南买地盖厂,2018年实现量产,才能在中美贸易战爆发时,承接大量自大陆移往东南亚的产能,这也让林柏维坚定信念,要求加强麾下工厂,都有同样生产各级产品的能力。

他说,「越南厂成立时,总部将台湾与深圳的研发团队,往越南拉,马上就能够量产。成立总部,最主要就是要让每个厂有快速复制的能力,不然,若用以前放任各厂自己发展的方式,就太慢了。」

野宝公司预估,全球自行车产业从2020年起,将有五年的荣景。他分析,在疫情之下,各国开始以补助方式,鼓励民眾骑乘自行车,加上整个欧美民眾对出行思维模式的改变,更愿意以运动方式在城市间移动,这是刺激销量的第一步。

至于第二步,则是环保与国家的宏观政策。他提到,之前参加全球自行车论坛时与伦敦官员交流,得知当前欧洲多国正积极投入基础建设,以刺激更多民眾骑乘自行车。

林柏维说,英国等许多国家,希望从国际上招揽更多人才,薪资水准之外,包括空气品质等城市生活环境条件,也是他们吸引人才的地方,「开车的人多,空气就糟,环境就不好,人才就会却步」。

他提到,曾看到一项分析说,欧洲现在使用自行车代步的民眾,只有10%,至于其余90%不愿意骑车,分析原因,最主要是「安全性」,因此,伦敦优化城市的策略,先是拨出一部分经费打造自行车道,二是同时重新规划城市布局,减少车道面积,转向公园等绿地建设,让更多人愿意骑自行车,也将继续推升自行车需求量。

防断链 提升零件自制率

野宝公司经营层发现,需求快速扩张对企业未必全然是好事。例如自行车的供应链拉太长,部分有议价能力的大厂,一嗅到荣景将至的「气味」,马上就加价最高15%,将零件厂的产能包下,出现「有单却无零件可买」的情况。野宝也为此正在设法提升零件自制率。

此外,当前企业面临原物料大涨、大国竞争、筑高贸易壁垒等问题。林柏维表示,2021年野宝透过敲定远期匯率及购买铝期货降低损失,到了2022年,就会评估将增加的成本,是否要反映给客户。

防贸易壁垒 贴近市场生产

至于贸易壁垒问题,公司经营层认为,贴近市场生产其实是最好的。野宝的主力市场在欧洲,布局越南前,曾赴罗马尼亚、匈牙利等东欧国家考察,后来选择先在越南布局,是希望在人工相对低的越南,先累积跨国管理经验,并提升自动化程度,未来若要到东欧设厂时,风险系数就会降低。至于美国市场,将考虑选择与美国零关税的地区,如墨西哥等国从事生产。

展望未来,野宝的首要目标,是大力提升旗下避震器品牌X-FUSION知名度。公司产品线车架均为客制化,标规的避震器,更容易增加公司营收。等到品牌有一定知名度时,产品再向下延伸,「就像宾士、BMW一样,开始卖200万以下的车子,扩张市场」,他有信心,可以带领野宝年营收衝上百亿元的新里程碑。

#能力 #零件 #总部 #越南 #野宝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