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最长寿」的理事长,中信造船集团总裁韩碧祥日前在眾人喝采下,卸下台湾区造船工业同业公会理事长职务,由现任中信造船总经理韩育霖接任。
即将80岁的韩碧祥,从1991年接掌造船公会理事长一职,韩碧祥回想起来时间过得好快,一晃就30年。提及这些岁月,韩碧祥说,早期台湾造船多以拆船谋生,造船人才非常匮乏,更别说什么市场规模。后来在他担任理事长,凭着乐于助人及想为造船业做一点事的热血,就这样连任两届,隔了一届3年又被同业再拱上理事长,转眼间一做就是7届。
为公会奉献30年,公会所有对外活动,韩碧祥都自掏腰包,不曾动用造船公会一毛钱,造船公会会员都把韩碧祥视为大家长,举凡公领域或私领域困难,韩碧祥皆义不容辞相助。
回忆担任理事长时,要带领同业又要服务会员,同时也要超越同行。因此经营集团,时时砥砺自己,要不断提升精进设备,并强化人员训练。其次扩建厂房,併购别人船厂。当厂房、产能增加,工厂最怕没有接单。
因此韩碧祥大胆尝试建造不同船型,刚开始是造渔船,也接军方生意,海巡署保7总队的巡逻快艇,日后加入游艇建造,商船、大型半乾坞的服务,包括修船。前几年全球造船业大萧条,中信尝试打造自己冷冻运搬船,租给别人,并建造自己的冷冻厂,朝多角化经营。
如今韩碧祥光荣卸任,交棒给在中信造船担任总经理的儿子韩育霖,「薪火相传」代表新的理事长有其重任,接续上一代未完成志业。韩育霖指出,目前航运正旺,造船产业受惠疫情,未来没有接单问题,反倒是人才断层,人力短缺,亟待中央出面解决。而因为疫情导致外籍船只无法就近到台湾维修,让国内依赖修船维生的中小型造船厂没有收入,也是台湾造船产业现正面临的棘手问题。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