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木材、玉米、大豆、小麦与建材等价格今年飙至多年高点,甚至改写歷史纪录,原因在于气候影响,这包括野火、洪水、乾旱、飓风与霜害等。
中美贸易战开打,加上能源与部分农作物产量长期偏低,成为大宗商品价格走高的背景因素,而新冠疫情爆发更进一步扰乱商品供应与产出。
金融服务机构StoneX Financial资深商品经纪人特纳(Craig Turner)表示:「气候或许是推动物价飙涨的最大因素。」
举例来说,美国2021年2月遭遇歷史性暴风雪Uri,导致德州一带大停电,石油与天然气供应短缺,而寒冷天气亦推升天然气暖气需求。异常低温亦导致墨西哥湾沿岸化学工厂停摆,导致聚氯乙烯(PVC)水管与涂料树脂等基本原料短缺、价格飙高。
除此之外,南美地区也遭遇数十年以来最严重乾旱,导致主要生产国巴西玉米出口大受影响,巴拉那河(Parana River)水位降低、运货船只难以通行。今年5月中,玉米与大豆期货价格攀升至多年新高。
北美地区同样难逃乾旱衝击。2021年6月,加州北部一座大型水坝被迫完全关闭,原因在于奥罗维尔湖(Lake Oroville)水位降至无法发电的水平。相关单位只好增加天然气与燃煤发电,以弥补水力发电不足的缺口,而这导致能源价格劲扬。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