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安全对大陆这般的人口大国关系重大,虽然去年大陆粮食产量取得「十八连丰」,但进口量也创下新高。大陆海关总署数据显示,去年进口粮食16453.9万吨、年增18.1%。而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杜鹰团队,用各种方法计算大陆食物自给率的变化后,大多一致发现20年间的大陆食物自给率,已从约100%下降至目前的76%左右,年均下降1个多百分点。

由于食物自给率是国家食物安全的重要指标,2021年底的大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明确指出,要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但必须有一个安全线,超过后就要亮红灯,画出重要能源资源在大陆国内生产自给的战略底线。

实际上,从2004年起,大陆农产品对外贸易就从净出口国转为净进口国,直到2020年的农产品贸易逆差已达到947.7亿美元,「大进小出」已成常态。

据第一财经报导,1月8日召开的「清华三农论坛2022」上,杜鹰表示,大陆谷物生产基本可做到自给,主要缺的是蛋白类食物,这类食物对外依存度不断扩大,更推算到2035年的食物自给率可能进一步下降到65%左右,建议至少要保持在70%以上。

分品种来看,大陆在谷物的自给率始终保持在97%以上,进口量增加较多是像油料、大豆、糖类、肉类、奶类。观察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20年间,油料自给率从81%下降到25.1%,大豆的自给率也从60.2%下降到17%。

此外,大陆食物自给率持续下滑的另一原因,在于农业竞争优势的下降。杜鹰表示尤其是像大豆、玉米、棉花、乳制品等。如从时间来看,竞争力下降以2004至2014年最为突出,大陆成本快速上升,每亩与50公斤成本已超过世界主要农产品生产国。

#进口量 #大陆 #下降 #自给率 #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