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部日前公布我国最新12月外销订单679.0亿美元,年增12.1%、连续22红,以外销为主的科技、制造业近来频频徵才、加薪、发奖金;不过,却有近300万、占总数35.8%的受雇员工,在这波景气中不但没有受益,薪资不增反减,活在另个平行时空。

主计总处最新110年1至11月全体受雇员工总薪资统计显示,薪资呈现下滑共有11个中分类行业,其中,批发业、零售业人数规模最庞大,分别为106.8万人、63.6万人,去年薪资下滑0.97%、0.21%,加上住宿餐饮49.4万人、医疗保健社会工作服务业47.1万人,以及其他受疫情打击的产业,总计受影响的受雇员工人数达293万人。

有35.8%受疫情拖累

主计总处官员分析,去年5月中全台进入三级警戒,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首当其衝,无薪假、减班休息等,都会影响总薪资的表现;而批发、零售、住宿与餐饮的从业人数眾多,光批发及零售业的受雇员工人数就超过170万人。

以全体受雇员工人数817.1万人来看,受疫情影响(293万人)薪资比例达35.8%。就行业别薪资统计显示,旅行及相关服务业、运动娱乐及休閒服务业、艺术娱乐业等,堪称疫情下排名前3的「惨业」,1至11月总薪资较前年同期减少7.91%、5.22%以及5.15%;其他服务业除上述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外,会计、美髮美容业等,总薪资也呈现下滑趋势;官员表示,疫情前旅行及相关服务业的从业人员还有3.1万人,景气不好转职下,现在从业人员只剩下1.9万人,仍无法反转总薪资下滑的态势。

资讯薪资 年增1成2

反观与出口相关的科技制造业等,在全球需求带动下,全年有很好的营运表现,当企业获利表现佳,会以奖金、绩效或分红分享给员工,制造业营运佳,1至11月的总薪资较前年同期成长6.22%,远高于整体2.95%表现。

细分行业别,证券业1至11月总薪资增加23.4%最多,员工每月平均多2万2370元,海洋水运、资讯服务、电子零组件等,总薪资分别成长17.31%、12.27%以及11.66%,薪资成长排行分居第二、第三与第四名,快递、土木工程以及基本金属等产业,薪资也成长1成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受全球疫情、边境管制影响,主计总处日前公布2020年国人赴海外工作人数为50.1万人,较2019年大减23.8万人,不仅「跳崖式」骤减前所未见,人数也是2009年统计创编以来最低;人资专家杨宗斌表示,这意味有20多万的「海漂族」,基于防疫等考量,可能返国求职变成「海归派」,若国内整体工作机会数没有跟着同步提升,台湾就业市场将有「输入性」失业的压力。

#成长 #批发 #员工 #薪资 #总薪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