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规画亲子专用停车格位,方便家里有孩童的车主停车,市议员吴沛忆发现,市府核发9万4073张亲子停车证,但亲子格位仅1644个,落差高达57倍,供需比失衡出现大问题,建议市府比照台中、花莲增设路边亲子停车格。北市停管处对此回应,依法仅可在路外停车场设亲子停车格,会再检讨增加格位。
议员批 2%只是低标
根据《儿童及少年福利与权益保障法》与交通部「孕妇及育有6岁以下儿童者停车位设置管理办法」,在百货、量贩店、有儿科、产科病房的区域级以上医院、观光游乐园区等场所附设停车场,需保留2%的汽车停车位,作为孕妇以及育有6岁以下小孩家长的亲子专用车位。
不过,吴沛忆发现,北市依法共画设1644个停车位,但核发出去的亲子停车证,包括有孕妇版9914张与儿童版8万4159张,共9万4073张,比停车格多出57倍。
吴沛忆指出,发证数那么多,显示市民有高度需求,很明显车位供给远远跟不上需要,她估算每辆车若都只停半小时就开走,不眠不休要轮完也要超过24小时,法定的2%比例只是最低标准,中央没有说不能规画更多,市府应视市民需求增加亲子停车格。
停管处将检讨增格位
她说,北市所有亲子停车格都在路外停车场,早在2018年台中及花莲就有在亲子出入需求较高的路段,设置路边亲子停车格,如热门游憩景点、幼儿园、儿科诊所、妇产科。
吴沛忆建议,比如在医疗层面,目前法规仅规范到区域级以上医院,很多孕妇跟儿童是在产科、儿科诊所看医生,同样有停车需求,还可能发生家长带着小孩飞奔前往就医的紧急状况,市府应该扩张画设范围,仿效花莲跟台中,选择适当的路段设路边亲子停车格,才能更全面照顾孕妇与孩子。
民眾梁妈妈抱怨,政府规画亲子格位对家里有孩子的开车族相当友善,可是每次想停亲子格位几乎都被停满了,看得到却停不到。
对此,停管处回应,亲子格位是依《儿童及少年福利与权益保障法》规定设置,仅可在路外停车场规画停车格,路边画设不符合法规有疑义,必须透过中央修法,但市府会再检讨增加路外停车场亲子停车格位。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