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岁末送旧迎新,台湾政治却在疫情浓云的遮蔽下,一切忙于地方防疫优先。大自然天灾疫情总能让政局的纷扰按下暂停键,让应该下台的政治人物起死回生,明明公投、立委补选罢免都已匆匆过,「苏贞昌内阁总辞」的议题竟也消失不见?!

苏贞昌的例子也益发证明,政治在台湾不再是传统的政党对峙如「战场对决」,政治以一种「能量」的变化型态,更接近财经概念的「曲线涨跌」!政党乃至政治人物个别都有自己的曲线,直到「选举」,这才有了权力交替的殊死对决。

至于林秉枢的例子则显示,如今关于政治影响力,倘若以某种「政治资产」的架构去经营,似乎是更好的主意!政治资产包括「公职/政党资产」与「个人/形象资产」,确实可以「投资、扩张」并且也可能「遭遇风险」!若非家暴案,林秉枢可能早已一路走入政商权力的最核心了。

蔡英文最近独排眾议「尊蒋」,一举取得了横跨蓝绿的话题影响力。来到权力高峰的最后两年多,歷史地位的「一笔写定」确实只能从歷史与復古中取得关键能量!不得不说蔡英文这一手黑子,下入国民党根源的白子阵中,让自己跳脱了民进党甚至绿营一旦「集体台独」的今后棋局。

事实上,网路多元所滋生出復古的足够养分,以社群进行特定支撑,甚至不时袭击主流。这也使得「政治復古」成为某种特殊能量,至少可「夺人眼球」!台湾始终有一批人强烈缅怀「皇民化」,毋寧也是同样的怀旧震动,且不分老少。

当然如今最关键的政治能量,无疑是针对「年轻世代如何接续」!政治从传统的「口耳相传」,如今更需要以「眼」配上「口耳」认同,甚至日夜霸占心中,这就牵涉到「媒体+社群」所构成一整片以视觉为主诉求的舆论网络,如何去形成特定的「政治形象」,成为政党或个人最核心的政治资产。

韩国瑜虽说是蓝营中少数大举席卷「老一辈」支持者的人物,却也轻易在绿营族群中激起极大的「年轻」批判创意,创造出最大的正负声量。相较之下,蔡英文的言语形象高墙且保守,于是就只能不断地「蹭话题」,力求逼近新世代共鸣!

随着虎年来临,年底即将进入台湾地方大选,除了蓝绿白的政党对决将出现更多「合纵连横/渔翁得利」的能量纠葛,「地方首长的对决、地方民代的出线」将涉及更多个人政治「资产、形象、策略」的布局竞逐,并且从年后的「政党提名」为起跑点。

台湾所谓的「中间选民」,这几年正在逐渐形成以最不具政党取向的「年轻世代」为主结构,这是一群需要平日且长期以鲜明灼灼的「话题势力」」去进行供应或喂养的族群,并且已经多次证明,他们已经完全成为台湾「话题扩散、民意主导」乃至「选举胜负」的真正关键!

面对这一群可能认为「苏贞昌不下台也无所谓、林秉枢可恶但也挺厉害、讨厌韩国瑜且骂很爽、蔡英文通过同婚平权万万岁」,对蒋经国、李登辉、连战、宋楚瑜早已无视无感,对陈水扁、马英九已处在遗忘边缘的台湾政治新世代,今年底的地方选战将取决于谁能真正「创造復古、掌握年轻」!

#政党 #復古 #台湾 #政治 #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