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各种开创性议题与当代性跨域形式,第9届X-site计画经过两阶段评审,最终由「蓝屋 Blue House」团队以同名提案企划从20件参选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得首奖。今年夏天将在台北市立美术馆户外广场建构出「蓝」的创新体验空间。

徵件计画回归对「X」的探询,期待能够带来更具创新的空间体验,并建构出美术馆、公共广场及公眾三者之间的对话。「蓝屋 Blue House」团队成员跨足建筑、艺术、构筑、策画、理论、插画到社会实践等专业。

企划从「蓝」的主要概念出发,运用可见光谱450至495奈米间的蓝色,既是自然界最为稀缺的顏色之一,同时在人类多元的文化想像中,也具有从辽阔、静谧到忧伤等相异的情感意涵。「蓝屋 Blue House」团队阐述:「如何通过层层堆迭的观察和连结星群般四散的想像,希望『蓝屋』作为一个概念,能以纯粹的建筑语言去实现一个多重阅读的空间体验。」

期待以非秩序性的结构形貌回应多层复杂、持续变动的当代社会,进而重新建立人与世界的意识感知。《蓝屋 Blue House》以绝对的蓝色构筑场域,观眾不仅能够在内部游走,同时藉由形体、尺度、比例、光线、方位等结构关系,也可如同观星般地寻觅感官与建筑意象连结的逻辑。

建筑本体以木构创造出各具抽象意义的细节,并藉由曲面地板、悬空斜屋顶,呈现出蓝色变换交错却又直觉的意象。希望透过建筑空间所凝聚的身体经验,扩张到观者记忆与想像之中的虚拟世界,在人与物产生共感的同时,也涵纳具普遍性及包容性的思考、对话。

针对此次首奖作品,评选团指出其获奖理由为:作品完整性高、建筑轻量化、人与虚拟世界的重新定义等因素,透过屋顶、地坪、阶梯等三个部分呈现作品的符号化及探讨身体性的构思极具特色。

评选团提及:「蓝色在当代中的视觉与虚拟间之转换是有趣的讨论,去物质化、尺度、放置角度及位置,让作品与北美馆间有了特殊的对话。具感性表现意念的斜屋顶构造,超越单一目的的建筑功能形态,其特殊性与自明性不言可喻,再辅以其蓝色,便与北美馆的白屋、矩阵产生有趣的对照。」

#作品 #蓝屋 #想像 #House #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