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25日在大溪苏家庄园美术馆有场别开生面,又充满田园风格的大型个人画展「潘蓬彬:再现田园诗情」。艺术往往是反应人类文明的镜子,随着世界的发展骤变,艺术家们就会对应出引领时代趋势的作品,但有趣的是有部分艺术家经常反其道而行,形成特有的绘画风格。以近现代来看,19世纪工业革命后在法国有一批画家反而远离城市,来到巴比松的乡间生活、作画。他们就是崇尚大自然的巴比松画派,不仅出现米勒、柯洛、卢梭等巨擘,更影响后来的印象派。
在疫情下寻找初心
潘蓬彬表示,20世纪的现代主义,产生许多新兴画派。如:野兽派、立体派、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表现主义…等。台湾也跟风了世界的潮流,在当时产生很多前卫团体及画家。但是1970年代,台湾因在国际上外交挫败以及乡土文学运动,又传入美国结合超写实主义採用照片作画的新技法,加上安德鲁魏斯「怀乡写实风」朴实精细风格的影响,画台湾往昔农村社会的乡土写实风开始大大盛行。有别于现代主义流行风的乡土写实美术,在台湾发展、茁壮及深化,算来迄今已逾50年之久。
潘蓬彬说,2020年开始全球遭逢Covid-19疫情,是一切都被取消的一年。艺术活动亦在这波鉅变下,一切休止…。艺术何去何从?过去是大哉问!纷纷扰扰下,很难找出个好答案。但这一次因疫情的衝击,社会、经济、民生及国际关系等的影响,属性虽有差异,但绝不亚于1970年代。当年画家们纷纷加入描写「在农村转型中濒临消失的乡土景致」,是为了一时风尚,其实也是在寻找一份归属感,但太过消沉伤感。这一次,也正是让艺术家重新寻找「初心」的好时刻。思考,该画怎样的画?
实体与画作相辉映
美好的幻想,是成就画家寻找理想题材的动力。本次画展主题《再现田园诗情》,就是以万坪土地,实景打造阿卡迪亚+桃花源的「苏家庄园」,内容有结合南法庄园的风格,以及融合唐诗宋词意境设计出来十二处景观。展出30件作品,共三个创作区块,分别是:宝地育珍禽、南法庄园安可、及诗情映庭院。
藩蓬彬认为,艺术一定是永恒的、艺术一定可以经典,当所有东西都在动态中,只有艺术能够把这些最美好的片段留下来,所以透过他的画笔留下「苏家庄园」的田园风情。但也可以说大破大立后的《再现田园诗情》系列作品,应是藩蓬彬绘画生涯至今最具生命力与强烈自我表现的登峰作品。对田园风情有兴趣的民眾不妨走趟苏家庄园88美术馆(桃园市大溪区復兴路一段1037号,每周四~周日开馆)欣赏难得一见实体与画作相辉映的田园风光。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