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院即将开议,外界认为,在财政部推动的7大优先法案中,以打炒房的《房屋税条例》最受瞩目。修正案将目前住家房屋现值10万元以下免徵房屋税条件,修正为排除法人,自然人则以3户为限,预期将会是朝野立委讨论最多、市场最为关注的修正议案。

在通膨、低利、营建原物料与工资飙涨下,全台房价持续攀升,为抑制增幅,从央行、金管会、内政部到财政部等,跨部会祭出多波打房政策,就财政部主管的房屋税方面,立委们也极力推动囤房税,截至目前共提出10多个版本,主要希望可以调整房屋税税率,包含自住住宅1.2%可以降低,非自住或超过3户最高税率3.6%可再调高,以遏止炒房、杜绝囤房等现象。

不过,针对囤房税修法,财政部多次与地方政府沟通,惟绝大部分的县市政府不接受「全国总归户」和「调整房屋税税率」等修法方向。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照顾弱势,现行的《房屋税条例》规定,房屋现值10万元以下者,可以免徵房屋税,因有屋主钻漏洞,为规避房屋税,刻意将房子分割小坪数或者多个门牌号码,但实际上却是囤房大户。

国税局更发现,有不少法人或者属自然人的包租公、包租婆,刻意将名下的房屋分割成小坪数化整为零,甚至有千坪房屋按3坪分割成多案的例子。财政部统计,近年房屋税案件中,免税的案件也将近2成。

为了杜绝此乱象,财政部先提出修正《房屋税条例》第15条规范,限缩房屋现值10万元免徵房屋税条件与门槛,排除法人,自然人则限定3户内适用,兼顾照顾弱势,又能杜绝化整为零的囤房者逃漏税问题。

#法人 #房屋 #财政部 #房屋税 #房屋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