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贷款对很多人是难以启齿的事,传统观念借钱不敢太声张,所以「银行说什么就什么」,不过随着纯网银加入,传统银行纷纷推出网路申贷,消费者未必那么弱势,申贷前务必做足功课、有基础概念,别被眼花撩乱的方案或话术混淆,贷后就能不后悔。
首先是「适度比较」的观念。很多民眾常一次申请多家信用贷款,拿到各家条件后,再决定选哪家签约,结果未能如愿,因为短期内向多家银行申办贷款,当银行查询客户在联徵中心的信用纪录匙,发现太频繁被查询,被列为高风险客户,于是信用评分下降。
银行主管表示,银行审核信贷申请时,会综合考量申请人的职业、收入、信用产品往来情形,并且查询申请人的最新信用纪录,进而给出合适的利率条件,若查询过多,会被认定是急着跟银行周转,反而不利后续核贷。
银行主管建议,贷款比价不要超过3家,除了拨薪或主要往来银行,得先做功课,优先考量利率、开办费、绑约期,都相对优惠的银行提出申贷,并且在平时培养信用分数,像是信用卡跟贷款都要准时缴款、切勿迟缴,方能让自己有机会获得更好的贷款条件。
其次是传统银行的信用贷款,通常由电销人员透过电话说明,此时务必打开耳朵仔细聆听,除了确认是一段式还是阶段式优惠利率,以及是指「贷款年利率」或者仅是「固定加码利率」,以免对利率数字产生误解,导致在不同比较基准上做出不利的选择。
一般来说,信用贷款年利率为基础利率(每季机动计息)加上固定加码。基础利率主要是参考各大行库定存固定利率,各家大同小异,目前约为0.8%,加码则视个人条件而定,若讲到固定加码利率,代表实际年利率还要多加将近1个百分点,别傻傻地就上鉤。
近年贷款纠纷不少,很多时候都是银行的行销手法太诱人,像是「开办费零元」这样限定期间或对象的优惠,务必先检视此方案的贷款总费用年百分率,综合考量贷款年利率及相关费用等因素后,再选择评估,不要一听到「零元」就点头,贷后才发现因小失大。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