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疫情延烧2年,台湾远洋渔业直到今年开春才復甦,东港渔港也渐渐展现国际大港的气势,不仅陆续有船只出入,深水码头也在完工后迎来首艘返乡大船「东鸿899号」,船主乐道,终于不用再寄人篱下了。
「东」船是CT6大船,吨位重达492公吨,是目前进到东港的最大艘渔船,船主林家宇指出,东港虽是远洋渔业重镇,但长年来东港渔港的水深仅3.5米,只能停泊CT4以下、未满100吨的渔船,所以他的船只能泊靠高雄小港。
「直接回家的感觉真好!」林家宇开心道,当东港渔港的深水码头完工后,他不用再寄人篱下,拍卖价也可能会提高,因为他的船是运搬船,渔获价格是委托船东与厂商协调,他们都是东港在地人,减少了北上高雄的成本,价格会好谈一点。
不过他也建议,东港渔港既然有深水码头,配套不能少,如停泊位的规画很重要,同吨位的渔船停在一起,管理上比较方便也较安全,毕竟大船移动不方便,若与小船停在一起,在航行上会有安全疑虑,而大船的泊位愈近出入口愈好。
对此,东港区渔会总干事郑钰宸指出,东港渔港的腹地确实不大,目前正向渔业署争取扩大远洋渔船停泊区,未来希望能像高雄一样有专责的卸货及补给区。
她说,东港渔港深水码头前年底提前完工后,却遇上疫情加剧,在雇用外籍移工等问题下,许多船只出不去也进不来,远洋渔业受创严重,深水码头更几乎停摆近1年,难发挥其作用,终于在今年开春后感受到渔业渐渐復甦,「东」船的返乡是个好预兆。
她强调,深水码头可容纳1000吨以上的CT8大船,届时渔获量大增也提高交易额,以过往年均交易额30亿计算,可望再增10亿,加上大船作业需要较多人,也会增加就业机会,且因量大、卸货时间长,东港渔港会变成24小时作业不间断的不夜城。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