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业走向「分久必合」,随着两家小业者先后出嫁,三雄格局成形。然而,当台湾的电信业走到只剩3家,沦为不需要竞争、严守资费死线的恐怖平衡时,受害的终究是全民,公平会也好、NCC也罢,势必要严格把关。
时间拉回2G开放时,至少7家业者争鸣,那是最有活力的年代,即便整併至3家,但3G后再度开放亚太、威宝(台湾之星)加入,延续竞争态势,虽然小业者仍无法撼动三大地位,但提供不同的选择,对民眾权益都是好事。
讲直接一点,如果不是台湾之星扯后腿,硬要卖599吃到饱,如果不是亚太敲边鼓,动辄推出铜板价的超杀资费,三雄的4G吃到饱可能现在还挂在1399不坠,更别提「499之乱」,这都印证了一件事:有竞争才会有进步。
可惜的是,即便台湾之星、亚太电信,背后都是台湾数一数二的大财团,都无法扭转台湾市场「只够活三家」的大势,没办法在这10年内扭转用户使用习惯,终究黯然退出,把台湾电信市场打回2005年前的样子。
消灭了两家「不听话」的小业者,对三雄来说自是利大于弊。试想,都还没合併,低价吃到饱就已出现寒蝉效应,抢着退场,真走到合併那天,再也不会有价格破坏者,只要三家业者有默契,5G吃到饱就不会贸然降价。
到头来,各家资费长一样也无妨,就算取消了市话免费,把每分钟费用拉高到6元,用户也没办法说啥,反正跳来跳去就三家,三家的待遇差不到哪去。这就更不用提iPhone开卖,每家购机价都一样,恐也是意料中事。
少了小业者的「鲶鱼效应」,台湾电信市场很可能即将走向死水一滩,这绝非全民乐见,此时主管机关就成了最后防线。如何在产业规模与消费者权益间取得平衡,在合併案的把关上,恐别只沦为橡皮图章,仍该有所作为。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