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积电即将在高雄炼油厂旧址设厂,有望带动相关聚落和科技产业,打造全台首座「智慧港」。民间团体联合发声,呼吁高市府不只引凤筑巢,更要主动规画科技聚落,导入智慧应用科技产业,让传统的后劲地区转型「智慧生活绿洲」,带来多元经济效益。
市府确认中油高炼厂旧址水电供应与污水处理无虞,第一期晶圆厂用地4日将召开环评专案小组会议,若环评顺利通过,今年6月就可让业者进驻。
高雄绿色协会、高雄区域治理学会、高雄市永续城乡发展协会等民间组织发起连署,呼吁高市府面对台积电高雄筑巢,应以荷兰科技创新城市Eindhoven为借镜,创造全台首座「智慧港」,推动循环经济,让后劲地区转型「智慧生活绿洲」。
高雄绿色协会理事长曾梓峰表示,Eindhoven曾是飞利浦公司的生产基地,产业衰败后,串联多元科技应用服务,成功转型「智慧港」,和阿姆斯特丹、鹿特丹成为「三港」共构的独特经济体。高市府可借镜荷兰,凭藉台积电多重优势条件,打造全台第一座「智慧港」。
高市府近年加速整治后劲炼油厂旧址,预计2023年完工。曾梓峰认为,愿承担责任是好事,但也要思考整治后的配套措施,让整体经济效益发挥到最大。
曾梓峰解释,德国鲁尔工业区曾是欧洲钢铁重镇,但后来成功发展太阳能、环境污染处理、能源等绿色科技产业,成为欧洲最强的经济发展基地。「科技园区」不该是封闭性的概念,应该用开放的思维来规画,思考「综合解决方案」。
曾梓峰呼吁,不要再被动等待产业洽询或形成,应要主动规画,高雄「智慧城市计画」不该只有「5G AIoT」,导入智慧应用科技产业更是重点。后劲地区相当适合发展「循环经济」,配合台积电推动智慧生活、交通、长照、应用型倡议产业、歷史文化等综合产业,打造真正的「智慧生活绿洲」及「韧性城市」。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