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9日韩国总统大选,执政的共同民主党主帅李在明与国民力量党提名的尹锡悦捉对厮杀,最后尹锡悦以不到1%的票差胜出,李在明承认败选,选后韩国未出现选举争议。
检察总长出身的尹锡悦为政治素人,从宣布参选到成功挑战执政党仅短短8个月,虽不易,但称不上在韩国社会掀起「尹锡悦旋风」。因李在明与尹锡悦的支持度在伯仲之间,囿于泾渭分明的民意,尹锡悦难以展现强势领导。
此外,此次韩国大选堪称史上最负面的选举,选战中,朝野双方阵营接连爆出丑闻。尹锡悦所形塑的司法铁汉形象因妻子金建熙的学歷造假与施压、利诱媒体蒙上阴影。韩媒的出口民调显示,49.3%选民对支持的候选人「不太满意」,「感到满意」的选民占47.6%。韩国选民在对朝野候选人皆不满意中,选出较不讨厌的对象,可预见5月10日上任后的尹锡悦将面对民意严厉的考验,出身名门的他如何接地气,亦为决定尹锡悦支持率的高低。
韩国总统任期5年,虽无法连任,但执政党通常可连续执政一次。共同民主党此次争取再续政权失败,亦受新冠疫情影响,犹似美国前总统川普连任失利一般。决定韩国总统最后胜负的基本上为韩国选民所在意的内政,特别是年轻人最为不满的就业状况差、薪资追不上高房价的问题。当然,疫情全境扩散亦成压跨共同民主党政权的最后一根稻草。
矢言废掉「妇女家庭部」的尹锡悦在选举的终盘战,将选战带到性别议题,但不是台湾近年政治中热议的同婚,而聚焦在青壮年男性面临两年兵役与就业、生活压力问题,但男性选民的政治参与热度高过女性,最终尹锡悦未因妇女选票的流失而居劣势,从选举的结果来看,尹锡悦阵营的选票精算略胜一筹,「厌女青年」助势将尹锡悦送进青瓦台。
韩国选民虽聚焦在内政上,决定了未来的青瓦台主人,但国际社会关心的是尹锡悦的外交政策如何调整,保守派归位将翻转革新派的文在寅所持的对北怀柔政策,而在美中对抗中,尹锡悦在选举中亦旗帜鲜明地挺美及重视美日同盟。在电视辩论中,尹锡悦不假辞色地排序拜登、岸田文雄、习近平三人,此道出未来韩国外交政策的轻重缓急。
但民进党政府不必以自己想像韩国,认为在「抗中」队伍中,见到韩国起义来归,而日本亦不能对日韩关系乐观以对,在歷史认识问题中,逼韩国就范。对美外交虽为尹锡悦的起手式,在5月下旬,尹锡悦即可能迎接到访的美国总统拜登,成为韩国史上就任后最快实现美韩峰会的总统,但如何妥善处理棘手的萨德系统问题,将左右韩、中、俄的关系,更牵动朝核情势的良窳。
在俄乌衝突难解之际,东亚生波恐非拜登所设想的美国印太战略。缺乏国际政治歷练的尹锡悦将面临困难的外交挑战与抉择。(作者为辅仁大学日文系所特聘教授、日本暨东亚研究中心主任)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