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旧衣回收在校园内最能显现「传承」气氛,因当时经济环境差,学生制服透过校方辅导室「一届传一届」,或家中兄弟姊妹接手继续穿,如今受少子化影响,制服厂商苦不堪言,高雄相关业者大概已倒了一半。

受到少子化影响,台东县目前仅有部分偏乡学校保有制服传承机制,大多以就读同校的兄弟姊妹互相传承居多。教学10年的孙老师指出,部分学生会将不穿的制服放在旧衣回收箱,也有热心家长会在孩子毕业后,将状况不错的衣裤整理后送至学校。

不过,为维护学生身体自主权,教育部近几年明订学生可选择合宜混穿校服及学校认可的其他服装,让传统制服式微;台东部分学校藉由活动替学生量身订制校园专属上衣,校服传承机会逐渐减少。

以「大华学生服」为品牌的老字号制服厂商代苑公司老板娘郑碧华说,少子化当然有影响,高雄大大小小业者本来有6、70家,10年来估计约半数已收摊,预计还会继续萎缩,能存活的都是较健全的。

她表示,少子化一定会造成业绩下滑,因为这行业本来就竞争激烈,公司也要有生存之道,大华学生服坚持使用台湾布料、在台湾制作,努力减缓少子化及缺工影响。

南投许姓业者指出,学校制服销量减少很多,不少同业转型做其他生意,维持营运的业者都是同时做多所学校制服,因此虽然数量比较少,仍能勉强撑下去。

南投国中校长陈恒旭表示,学校不强制学生一定要穿制服上学,学生穿便服、班服都可以;学校更新制服、书包样式时,也会先与业者沟通,让业者不致囤积太多货品,造成财务压力。

#兄弟姊妹 #制服 #厂商 #少子化 #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