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导经济部「电价审议委员会」将于4月的审议会议中,将现行电价调高3%。这是在过去3年半连续冻涨7次后,首次进行调涨。虽然调幅有限,但后续的通膨衝击与社会不良观感值得细究。

我国目前民生用电的价格每度仅2.6元,与全世界其他国家相比,属于相当便宜的前段班,本次调涨后将成为每度2.7元,依旧非常低。考量国际燃料价格因先前的能源短缺以及近期的俄乌战事而居高不下,台电透过电价调涨反映供电成本上升,应属合理。

然而,电价异动对于民眾的影响绝不仅于自家电费,食衣住行和民生用品价格也势必应声齐涨,对社会的衝击不可谓不大,甚至可能招致民怨。正因如此,过去每逢选举将至,水电费率必定冻涨,新旧政府皆然。

此外,在疫情肆虐下,前年与去年电价未调涨,但国际燃料价格不断飙高,电价再不涨,台电将累积更多亏损。为能真实反映成本,经济部曾预估2025年电价必须调涨3成,目前距离期限只剩4年,连同下月会议,电价审议委员会还有8次会议,即使每次都决定调涨3%的上限值,2025年仍涨不到3成。后果是台电持续亏损,电价还必须年年调涨。

工商协进会理事长林伯丰近日直言,电价调涨3%可接受,但希望不要年年涨,更希望未来供电能够稳定。他的发言反映了全体企业及全民的心声,大家可接受电价调涨,但也期待大停电的梦魇早日结束。近日供电经常出状况,三天两头就来一次区域性停电,即便停电时间不长,却造成生活不便。事实上,303大停电过后的13天内,高达10天都发生影响户数超过1千户的停电事件。在频繁跳电的疑虑未解之际,政府此时抛出调整电价的讯息,即使涨价合理但恐造成社会的不良观感。

另一方面,经济部长王美花说近几年电路故障次数较往年少;但部长没说的是,往年从没有1年不到就发生4次大规模停电。要求政府在涨电价的同时,「维持供电稳定」、「不要经常性停电」,一点都不过分。但令人担心的是,面对供电不稳的质疑,部长竟思以核四现址转型为氢能与储能基地作为解方,简直就是「头痛医脚」的谬论。

目前台湾不能稳定供电的源头,根本不是储能设备或氢能发电不足。作为再生能源主力的太阳光电每天发电量均全数用罄,根本无电可储;至于可作为产氢或储能用途的风电,则是有进度严重落后的问题,一样无法有效供电。

当务之急是先有足够的稳定电源,接着再进行全面性的老化线路与设备保养维护。因此,政府必须优先解决已存在数年的缺电问题,处理新增燃气机组来不及上线的问题。有了充足的电源,老旧线路设备才有喘息空间可做轮替与保修。

欲解供电不足的难题,方法垂手可得,就怕部长画错重点,电价涨完电照停!(作者为国立清华大学工程与系统科学系教授)

#稳定 #调涨 #供电 #部长 #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