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团人数越来越多,什么样的音乐节最吸引人?听团仔们通常会用什么样的方式享受音乐节呢?本报于春浪音乐节上採访三位听团朋友,透过他们更了解音乐节的魅力之处。
26岁 吴姓工程师/听团资歷一年的他,若去环境较为贴近大自然的音乐节,会带着野餐垫、露营椅在舞台附近坐着,「会观察一下今天的状况,再决定要不要去衝撞。」近期越来越多样的音乐节,「听团应该可以有很多种方式,除了衝撞之外能够提供更多元享受音乐方式的音乐节,会更吸引我」,在他参加的音乐节当中,他最喜欢的是「蚵寮渔村小摇滚」,该音乐活动场域选择在地渔村,参与的民眾除了可以前进舞台前方摇滚区外,也可以至附近鱼市场享用美食、边看海边听音乐。
32岁 陈小姐/从觉醒音乐祭听起的她,大学时期热爱金属团,也曾热衷于「衝撞」,不过她自嘲「我已经过了会想衝撞的年纪」。现在音乐节对她而言彷佛就是同学会、围炉般的存在,「现在参加音乐节,当然音乐很重要,但更多的是和这些听团的朋友相处的时光。」因此她较常参与结合露营、大自然活动的音乐节。
23岁 林小姐/高中时期以「这位太太」、「那我懂你意思了」开始渐渐进入独立乐团圈的她,开始听现场是因为从主管那边得到公关票而起,再加上周边刚好有听团的朋友因此越陷越深,她表示自己虽然听团资歷不深,但也投入不少精神、金钱在这边,不过她也透露已有一点点听团疲乏,她表示虽然近期有很多音乐节,但不少音乐节邀请的人、呈现的氛围都十分相似,「我很喜欢比较独特的舞台,像『拍谢少年』之前在中港转运站那场,我就很喜欢。」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