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概股股价跌宕下行,互联网业也出现人才大迁徙。最新统计显示,6.3%互联网从业者的求职期望转向制造业,比2019年提高两个百分点。
随着大陆官方对互联网企业加强监管、祭出教育「双减」政策等影响,求职者长年趋之若鹜的互联网企业,也悄然褪去了光环,出现人才大迁徙现象。
自2021年下半年起,线上教育企业就成裁员重灾区。至2021年底,有更多互联网公司传出架构调整、人员优化、裁员等消息,包括百度、字节跳动、爱奇艺、快手等企业均先后传出要大规模裁减人力。
进入2022年,互联网企业仍未度过裁员寒冬。3月中旬,传出腾讯将在接下来几周大举裁员,主要涉及PCG(平台及内容业务事业群)、CSIG(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业务,且裁员幅度高达10%~30%。阿里巴巴也传出裁员30%,主要涉及MMC(社区电商)、飞猪等业务。即便两家公司都未对此公开回应,但互联网龙头裁员消息仍引起市场热议。
智慧车业 高薪抢人
事实上,不仅「北上广深」的互联网企业开始裁员,二、三线城市的互联网公司更难以抵挡压力。与此同时,智慧车、晶片等新制造企业却如火如荼发展、求才若渴,有不少互联网人才决定「急流勇退」,转战到制造业打拚。
根据调研机构智联研究院调查显示,目前大陆互联网人才转行最想去制造业。在春季调研中,6.3%互联网从业者的求职期望转向制造业,比2019年提高2个百分点。
在新能源造车风起云涌的情况下,各相关企业为扩充产能,无不使出浑身解数争抢人才。在家乡工作且年薪人民币(下同)10万元,几乎已成这些新制造业揽才标配。以大陆新能源车电池大厂寧德时代来说,2021年初时员工约为2.6万人,至今约为4.7万人,短短一年增加近一倍员工。
此外,大陆汽车大厂比亚迪,由于横跨晶片、电池以及整车研发制造,加之旗下几款新能源车款在市场大卖,不少消费者订车都要等三个月以上,产能扩充迫在眉睫。
比亚迪除了上海宝山、上海松江、广东惠州等几个工厂,比亚迪湖北襄阳产业园正在进入工厂建设阶段,在职员工将超过1万人;而在山东济南临空经济区设立的比亚迪整车和电池厂,则需要2.5万人。根据比亚迪公布的招工需求,普通员工月薪6千元起跳,基层的管理岗位收入也在1万元左右。
新工作型态 转行大考验
儘管薪资诱人,能否适应制造业的工作型态又是一大考验。有位从互联网公司跳槽到寧德时代的业内人士指出,除了24小时的两班生产制度,让他必须适应可能日夜颠倒的作息,且因投产压力大,工作强度远超他预期。唯一让他甘愿继续作下去的,是扣完社保后的薪水还有7,500元到8千元。
另一位同样离开互联网企业、选择进入新制造软体发展领域的业内人士则说,他的月薪和原本行业差不多都在1.5万元左右,但现在从事的是晶片行业末端的封装测试环节,也就是用代码检测成品品质。和原本具备挑战性的工作相比,新工作对他最大的痛苦是「缺乏挑战、没有出头的日子」。但他继续留下的原因也和上述那位相同,「想追求稳定」。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