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发展非核家园,政府大力提升再生能源占比,如今推动台湾2050年要达净零碳排目标,政府更喊出再生能源占比朝「坐五望七」迈进。惟台湾主客观条件不足,风力、太阳光电等绿电建置进度大幅延宕,连2025年20%能否达标都是问题,遑论以现有资源,不考虑用电成长,占比要成逾3倍,犹如天方夜谭。更令人忧心的是,绿电成本高昂,政府一头热的发展,恐引发「绿色通膨」,衝击民生消费!
配合2050年净零碳排路径,经济部日前曝光能源净零目标,预计2030年时,太阳光电容量将从2025年规画的20GW(百万瓩),一举升至2030年的30GW;离岸风电则在2035年首先完成「浮动式」示范机组,将开发潜能往深海处扩充。讽刺的是,政府一次次画大饼、夸海口,但检视目前进度,两大再生能源发展进度根本严重落后。
即使加紧赶工达标,亦会有过于偏重发展风电及太阳能,衍生再生能源发展失衡,削弱绿电韧性等问题。便有学者直言,再生能源虽然乾净,但地球极端气候愈演愈烈,难以预测的情况下,将令台湾供电稳定度大打折扣,雪上加霜。
淡大经济系教授廖惠珠更点出,台湾此刻追求能源转型,但绿电成本再怎么降,成本还是很贵,未来「绿色通膨」钟声响起,恐怕对高涨的物价压力雪上加霜,民眾心里、荷包都要有准备才行。
因企业在产业转型上,为了达到减碳目的,使用石油、煤的比例要降低,甚至连天然气都有争议,未来要有舍弃的准备;当企业大笔投资发展再生能源、购买绿电,生产过程、供应链也要求洁净,在缺工、缺料、物流塞港等背景下发展净零碳排,高昂的生产成本会起连锁效应,当转嫁给消费者时,绿色通膨即俨然而生。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