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荣的黑与记忆中莒光号的橘,象徵着新旧融合的情感,酝酿已久的臺铁美学新能量,在「鸣日号」启程那日拉开序章。火车将不再只是运输的工具,而是成为穿梭在岛屿上移动的风景。一起搭上鸣日号,深入花莲北中南区各地、在纵谷间奔驰,与在地的纯粹相遇,展开一段惊艳的精品之旅。
下一站花莲 壮阔山海新意象
花莲车站从2014年开始进行改建,如今踏出月臺,就能感受到花莲变得不一样了。映入眼帘的是车站大厅那10座结合「山」和「树」意象的迎宾大伞,让人一眼便能感受花莲山海之美,拼接木构连绵起伏,搭配玻璃天窗的设计,抬头就能看到蓝天,消弭了车程漫漫的疲劳。
随美学观光列车「鸣日号」的启动,车站服务随之提升,臺铁特选在花莲车站设置全臺首座礼宾候车室,一楼使用富在地特色的大理石打造休憩区,藉由空间策展的手法呈现「贵宾室即是美术馆」的概念,并设有优雅的环形吧台,搭配垂吊式灯管,及大面积的玻璃窗景,整体视觉相当明亮,犹如置身文青咖啡馆;二楼规划户外观景臺,西侧可俯瞰山景之美,东侧能欣赏花莲独有的战机起降画面,让候车也成为一种体验花莲的旅游方式。
尽赏生态之美 马太鞍休閒农业园区
光復车站以「塑造原始之自然车站」为概念重新打造,运用错落的柱列呈现编织风格,月臺使用抿石拼贴图腾,极具原民文化艺术的特色,并保留车站四周的溼地景观,其中最为人称道的就是广达12公顷的马太鞍休閒农业园区。
马太鞍休閒农业园区从前是阿美族部落居住地,因长满树豆(族语Fata'an)而得名,并以族人特有的生活习性,发展出自成一格的文化。园区内溼地生态丰富,可观赏莲花、菱角田及近百种水生动植物与鸟类、昆虫。此外还有农场、餐厅、民宿等,提供创新农游体验,特别推荐游客在马太鞍的生命之圳芙登溪,尝试原民捕鱼技术「巴拉告」,或种子DIY,享用黑金茶(黑豆)、石头火锅,还有特色冰品豆腐乳冰淇淋。马太鞍自行车道也是能纵游全区的好选择,利用缓慢的骑乘步调,发现马太鞍生态独特之美。
地景建构的特色美味 罗山游憩区
富里车站在2017年以「大地的谷仓」的全新姿态復出,米白色外观呼应周遭的田野与山峦,让建筑收敛为地景的一部分,而这一座低调简炼的「米仓」,更在同年香港建筑师学会两岸四地建筑设计大奖中,获颁专业类组「运输及基础建设项目」银奖(金奖从缺)。位于花莲最南端的富里是臺湾最富盛名的米乡之一,除田园景致,还有一项特色景观─罗山游憩区的泥火山,其喷出的泥浆中不但含瓦斯,同时带有咸味,因此当地人称之为「盐坪」。
凭藉着得天独厚的地景,罗山居民发展出特色小吃「泥火山豆腐」:将泥浆取回静置一天,待水与泥分离沉淀,上头清澈的泉水就是天然滷水,可取代石膏让豆浆凝结,成型的豆腐虽布满坑洞,但口感却是软嫩扎实,洋溢着未经雕琢的浓郁豆香,咽下的不只是朴质的美味,亦是当地耆老智慧的结晶与宝藏。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