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国际营造原物料价格飙升、缺工等因素影响,危老都更案爆出大量停摆。根据统计,台北市危老建筑执照开工率59.82%,新北市更仅有39.48%,公共工程则多次流标,营造公会表示,公共工程已经出现没人、没料的现象,呼吁政府编列预算,调整物价款项。
根据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员会资料,从2020年至3月中旬,中央、地方在2亿元以上的公共工程,流标3次以上,已决标及未决标案件共有227件。其中,以国防部主管的案件15.86%最多、经济部13.22%次之,含包括流标后因故未再办理之案件。
受到缺料、缺工影响,又逢疫情,外籍移工不易引入,公共工程面临发包不出去,甚至发包出去的工程,因营造物料大幅增加,恐陷入断炊危机。八大工商团体上个月拜会蔡英文总统时提出,盼政府重视,解决问题。
工程会表示,已提出各项对策因应,除建立机制于源头稳定混凝土的重要原料砂石及飞灰,採固定价格标售,也要求各机关在计画预算阶段,应核实编列预算,并编列物价调整款及预备费,因应动工期间的物价波动。
工程会表示,如有原计画编列物价调整款额度不足,已协同国发会、主计总处拟定加速修正计画审议的相关作为。
工程会强调,对于多次流标的异常个案,已启动专案协处机制,归纳流标主因多为预算不符合需求,或单价低于市场行情、需求变更却未增加费用、工期不符实际需要、或设计书图条件不合理,分别从协调督导,让工程款机制及工期合理并可行。
营造公会则希望,首要应解决人力荒,劳动部现已同意大量外籍移工专案引入,但上百名移工引入后,不易安置隔离场所,盼劳动部同意,让移工能够在工区就地隔离。
其次,营造公会盼依物价指数变动调整工程款,如大宗物料等有大幅不合理波动,仅依调整门槛补贴物调款,实难弥补承揽厂商因物价上涨蒙受的损失。
营造公会建议依照物价指数调整方式(总指数2.5%、中分类5%、个别项目10%),其各项目涨跌幅计算物价调整款,予以调降二分之一,亦即调降补贴门槛。
营造公会强调,希望政府接纳建言,尽快落实,解决公共工程的燃眉之急。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