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少子化影响,大学录取率连年攀升,今年不仅公立大学录取率将突破4成,「天下归公」的就学现象逐渐成形,总体录取率更高达111.6%,创歷史新高。对此,公私立大学主管均认为,学歷贬值与公立大学素质劣化等现象,虽非新鲜事,但忧心,开放资通讯科系扩招,恐比过去更容易招收到不合适,且程度不足的学生。

私立大学校院协进会理事长、大同大学校长何明果表示,政府开放公立大学资通讯科系扩招,而且没要求公校减招,在生源没有增加下,这起扩招政策加剧私校学生往公立版图移动,如此一来,不仅对私校造成衝击,恐怕出现学校倒闭潮,也让公立大学素质变低,更容易招到程度不足的学生。

台北商业大学校长张瑞雄认为,公立大学招生率连年增,主因还是源于少子化,学生考上大学变得更容易,「到最后就是天下归公」,有机会就去报读公立大学。

张瑞雄强调,如此情况发展下去,只会导致私立学校无法生存,因此他长年鼓吹学费自由化,让公私校公平竞争,甚至公立大学学费双倍收取,学生减半,释出一半的学生给其他的大学,藉以提升私校水准及招生不足等问题。

「缺工问题比缺电还严重」,何明果直言,教育部如果有意解决国家人才缺口的问题,理应参照美国经验,强化私校能量来补充人力,即招收到更多优秀的外籍学生来台,并培养白领阶级,助其融入本土社会。

#大学 #公校 #少子化 #素质 #录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