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疫情多点爆发,指挥中心推动「定点诊所」,提供有症状就医民眾公费家用快筛试剂,符合资格诊所多达8000家,但至今仅540家加入,占比不到1成。诊所医师坦言,定点诊所是义务性质,却要承担额外工作和责任,「缺乏诱因」是一大阻力。
指挥中心去年8月底设置新冠肺炎定点诊所,今年起扩大资格包括儿科、内科、家医科、耳鼻喉科、妇产科等均可加入,如有呼吸道症状民眾前来看诊,可提供公费家用快筛试剂,供民眾返家后使用并回报上传结果。
不过,目前全台仅540家投入定点诊所行列,换算不到1成。台大医院急诊部医师李建璋认为,定点诊所就像社区疫情的雷达,「当然是多多益善!」台大公卫学院教授陈秀熙也认为,精准化社区监测可找出隐性感染者、阻绝社区的传播链,同时让民眾慢慢减少对阳性个案的惧怕,提升民眾在社区的自我监视功能。
为何多数诊所不愿加入?中华民国诊所协会全联会理事长陈宏麟指出,定点诊所的想法很好,但诊所配合久了,好像被视为理所当然,还得承担责任,吃力不讨好;如果没有配套措施和回馈,恐怕很难吸引更多诊所参与。
他举例,定点诊所不只是发快筛,还要教民眾如何使用,还有些患者回家后再打电话来询问,都会造成人力额外负担;有民眾希望直接在诊所快筛,但万一验出阳性,整间诊所都得隔离,如拒绝协助又让民眾觉得不近人情。
陈宏麟认为,未来如欲扩大定点诊所规模,指挥中心应拟定配套方案,如放宽诊所接触者匡列隔离标准;或比照新冠疫苗接种设立绩效奖励机制,给予诱因。
指挥中心发言人庄人祥说明,定点诊所主要由各地方卫生局评估,诊所採自愿参加;对于医界建议设立奖励机制,他表示「未来可以再研议」。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