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捕获技术就如大型空气清净机,透过吸收剂将工厂排出气体里的二氧化碳及杂质吸收,再透过工厂余热或太阳能的低温加热将二氧化碳分离出来,并藉由不同的触媒催化反应后,制成运动器材、鞋子、衣服等民生必需品。净化空气的同时,还能降低台湾对天然气及石油原物料的进口依赖。
工研院材料与化工研究所组长温俊祥表示,听起来简单的捕捉制程,其实光要找到高效能的吸收剂就不容易,从实验室扩大到验证场域,更歷经半年以来,每天24小时不间断的试验监测,才让捕获系统稳定。目前已与电厂、石化厂、钢铁厂展开合作。
以传统上被视为排碳量高的水泥业来说,工研院绿能与环境研究所运用俗称石灰石的碳酸钙,做为吸附剂原料,吸附烟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形成迴路,除了降低水泥的碳足迹,失去活性的废弃吸附剂亦可做为水泥原料,减碳之余更可达零废弃物排放。
此外,二氧化碳还能摇身变成高价美妆品。工研院绿能与环境研究所组长张文升表示,这项研究,缘起于从微藻中提炼藻油转化为生质柴油过程所衍生,有鑑于微藻吸收二氧化碳的效率高,是树的300倍,具有极佳的固碳效果,因此团队便发想,利用水泥制程中捕获的二氧化碳,养殖微藻,不仅可有助于减少制程碳排,更能藉由微藻副产物加值化、创造兼顾环保及商业获利的双赢模式。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