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能源出口占全球比重甚高,难以全面抵制,以致俄乌战争开战以来,各国便拚命寻找油源、气源、碳源,先前重视的环保、减排,都得暂时搁置。虽然努力找寻新能源,力求摆脱独裁者诅咒,但基于短期需求及恐慌心理,仍导致传统化石能源价格飙涨。
自2/24俄乌正式开战以来,纽约布兰特原油期货由战前(2/23)收盘每桶97美元,最高涨至3/7盘中137美元,近期仍维持100美元以上,相较去(2021)年底收盘78美元,涨幅惊人;天然气则由战前收盘4.594美元/MMBtu(百万英热单位),一路攀升至4/14收盘7.321美元,去年底收盘仅3.759美元,涨幅近倍。
在绿能当道下,最令人诟病的煤炭,澳洲纽卡斯尔港煤价于战前收盘237.15美元/公吨,3/2盘中最高达440美元,近日仍高于300美元,较去年底收盘151.75美元,更是大涨逾倍。
受衝击最大的欧盟,公布的新能源策略,藉由寻觅新天然气来源、加快发展再生能源,预期2030年前摆脱对俄罗斯能源依赖。但西方企业因环保与高成本等因素,先前逐渐淡出原油市场,使OPEC+(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与俄罗斯)市占率从45%提高至57%,更强化未来几年间其短期的影响力。
虽然绿能未来将成全球能源主流,但当下几乎所有国家仍处转型阶段,因电力基础设施,皆需较长期时间规划与建设,原先转型时程至2050年,甚至2060年。而俄乌战争开打,犹如当头棒喝般,使各国顿时醒悟,依赖传统化石能源,不仅有政治上的威胁,更有经济上的风险;预料将更积极地提高绿能比重,加快推进能源转型。
除政治动机外,任何商品价格飞涨或续居高价,最终必激起市场反应,促使企业积极研发与创新,进而使生产、应用的成本逐步降低。目前高涨的化石能源价格就是最大动机。我们预料在政治及利润双重动机引领下,全球放弃化石燃料的进程,会因俄乌战争而推快时程。
欧盟4/8公布对俄罗斯煤炭实行禁运,俄煤禁止进口将在120天「过渡期」结束后生效。日本也分阶段禁止进口俄煤,预料将加剧全球燃煤供源的替代与争夺,从而推升煤价。加以温室效应与气候剧变的威胁,随碳价进一步飙涨,我们认为减碳的压力,将更甚于原油及天然气。
其中最大的杂音,便是核能算不算绿能?2021年12/31当欧洲人欢庆跨年之际,能源消耗70%来自核电的法国,说服欧盟执委会向会员国悄悄发布一项提案,将核能及天然气纳入欧盟永续金融分类标准(EU Taxonomy);即核能与天然气在符合特定条件下,将被欧盟认可为「永续能源」。南韩新总统尹锡悦也承诺,将重启被延迟的新核电站建设,并在净零排放路线图中,纳入包括小型模组化核电站在内的先进技术。
不论核能是否「漂绿」,台湾走向「净零」已势在必行,经济部次长曾文生既提出有名的七字诀,今年1/12在2022天下经济论坛(CWEF)指出:「风光热海氢储费」,将是能源转型的关键;亦即,未来将以风电、太阳光电、地热发电、海潮能、氢能、储电技术与碳费制度,为台湾的主要绿能政策。
台湾「温减法(温室气体减量及管理法)」,预计以2050年达成2005年碳排量一半为目标。今年3月正式公布「2050净零排放政策路径蓝图」,提出2050年净零之轨迹与行动路径,以促进关键领域之技术、研究与创新,引导产业绿色转型,促进绿色融资与增加投资,将以「能源转型」、「产业转型」、「生活转型」、「社会转型」等四大转型制定行动计画,落实净零转型目标。
俄乌战争,虽然让传统化石能源价格大涨,不过倒像是「迴光返照」般,更加速全球的能源加速转型,尤其是减碳排进程;而台湾更应该利用这个其他国家因为俄乌战争转型停顿时,弯道超车,而不是向后看,开倒车。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