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长苏贞昌为化解台铁基层疑虑,喊话公司化后薪资福利不损失一丝一毫。然而,有学者示警,公司化除了经营型态转变,更重要的是处理债务与结算年资,才能避免政治力介入,真的以企业方式经营;若强调现任员工服务年资、退休等劳动条件维持不变,恐难改变既有组织文化。
根据台北大学公共行政暨政策学系教授林淑馨,提交给立法院法制局的评估报告书面审查意见指出,台铁公司化后,除了经营型态由政府机构移转为国营企业型式,更重要的应该是处理债务与结算员工年资,并清楚规画民营化时程。如此一来,新的事业体才能避免政治力介入,真的以企业方式来经营。
林淑馨指出,以现阶段改革方式来看,强调现任员工均转调台铁公司,不得因公司成立而裁员,且服务年资、退休等劳动条件均予以维持。然而,在劳动条件均被保障的前提下,恐难改变台铁既有组织文化,当然,各界所期待的企业化精神能否实现,就较为保留。
国民党籍立院交通委员会召委洪孟楷表示,政院版台铁公司化条例草案,都是参照港务、机场公司当年推动公司化为范本,但这两间公司目标是跟国际接轨,台铁公司化则着重行车安全,是完全不同的思考逻辑。
洪孟楷强调,目前政院版草案对安全着墨太少,未来法案审查会强力要求,没有安全什么都是假的,更不能让行政院以安全之名偷渡公司化,追求背后土地开发利益,相信这也是国人高度疑虑的焦点。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