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中正纪念堂转型,促转会代理主委叶虹灵昨表示,建议蒋介石铜像应移除,堂体得予以保留并改造,但不应再保有对威权统治者的纪念措施,可转型为「民主歷史记忆馆」。对此,国民党立委蒋万安强调,两位蒋总统对台湾的贡献不容抹灭,不容许任何政党以去脉络化方式看待歷史,撕裂台湾社会。
促转会昨起举办「我们的明日公园-中正纪念堂转型设计展」,邀请4组设计团队提出4种改造方向,其中包括改成以威权博物馆为中心的台湾非营利组织总部,或是引入儿童游戏场、食农教育场等设施。
昨开展前,促转会特邀政治受难者关怀协会荣誉理事长蔡宽裕、台湾二二八关怀总会理事长王文宏、《回到判决的那一天》艺术创作展艺术家陈武镇到场。
蔡宽裕表示,对政治受难者家属来说,最大期待就是移走中正纪念堂那尊铜像,就此一劳永逸。王文宏说,促转会在毕业前,除要把国军、学校的铜像移走,更要先把中正纪念堂堂体大门关起来,不能再有尊敬的仪式。陈武镇也认为,移除威权象徵既是促转会工作,面对最大争议的中正纪念堂,就是要把铜像弄走。
叶虹灵强调,经综合各界讨论后,具体建议中正纪念堂铜像应移除,但堂体予以保留并改造,转型为民主歷史记忆馆,并搭配「反省威权歷史公园」的园区整体改造,使中正纪念堂成「见证威权并反省威权」的歷史教材。
对此,蒋万安表示,两位蒋总统对台湾的贡献不容抹灭,不管是蒋中正推动的土地改革、耕者有其田、公地放领等政策,还是蒋经国建设台湾的十大建设、高科技产业政策、开放报禁及奠定民主化基础的贡献,都是台湾近代史不容抹灭的部分。
蒋万安强调,很遗憾促转会是以狭隘、去脉络化的方式看待歷史,不但无法促进和解,反而会加剧撕裂社会,加深族群对立和仇恨,呼吁要用更高的视野来看待两位蒋总统守护中华民国、建设台湾的贡献,绝对不容许任何政党、少部分人士继续将歷史去脉络化。
但中正纪念堂所在地的立委林昶佐强调,中正纪念堂的设置,不仅是威权象徵,其实更造成周遭都市发展限制;因此他曾提议拆除,并让立法院迁建至此,让这块土地成为民主自由的象徵。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