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碳关税机制将于2023年试行,首先纳管水泥、钢铁、铝、肥料、电力等5大产业。民进党立委林岱桦指出,目前虽尚未纳管农产品,但农产单独品项的减碳认证和指标一定要提前作业。农委会主委陈吉仲承诺,相关方法学会尽快提出。
环保署自2020年启动《温室气体减量及管理法》修法,更名《气候变迁因应法》,因应欧盟碳关税即将在2023年试行,2026年全面实施,初期适用水泥、钢铁、铝业、肥料及发电业等5个行业别部分产品,因此碳费徵收、企业碳盘查也成为修法重点工作。
林岱桦昨日于立法院经济委员会质询表示,台湾农产品出口大宗仍以中国大陆为主,其次是日本、美国、香港等,而美国和日本占外销比近3成,在未来「去中国化」的产业政策下,出口美日的农产品占比势必将提高,但我国于农业净零政策着重在总体的减量和增匯,却缺乏针对个别农产品项的净零。
她说,农委会虽然有发展碳定价和碳交易制度的方案,但只是国内农产业部门的自行交易,其他国家不一定肯认,碳盘查标准也没有统一,到了其他国家被认证的减量单位也可能减少,农委会应对主要农产出口国的碳盘查机制,协商沟通确保他国肯认我国的碳盘查结果。
陈吉仲说,国际标准的碳盘查认证在国内还无法取得,有考虑在农科院底下直接成立这样的单位,否则国外不肯认的问题确实会碰到;再来,台湾和国外的生产农作模式有别,举例说,同样生产柑橘类品项,美国和台湾的生产方式完全不同,相关方法学也会尽快执行。
林岱桦表示,欧盟碳关税第一阶段将在2023年实施,经济部指我们还在探询他国的做法,但单独农产品项的减碳认证和指标一定要提前作业。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