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劳动节民眾经歷了一次特别的「台铁无车日」,此事件既伤政府形象,又重创台铁,更让未来台铁公司化蒙上阴影,那些「利害相关者」是该警觉、警惕。
台铁工会因不满台铁公司化事由,发动在劳动节「不加班」,交通部沟通无效后,台铁只能请民眾改搭其他交通工具,因为当天所有火车停驶;虽然最后台铁全力调度勉强开出一些区间车,但对纾解长程运输助益不大,与「无车日」几近矣。工会已扬言如政府未正视其诉求,未来的端午、中秋、国庆等连假都要发动「不加班」。
依照交通部的自我评估,认为在因应这次台铁停驶上,交通部的各项应变算是「过关」,整体交通仍算是顺畅;但即使如此,蔡政府仍被认为是打压劳工与工会,网路上总是拿出蔡英文那句「劳工是民进党心头最软的一块」来讥讽。民进党过去无论是真心或假意表现出的挺劳工形象,算是破灭了。
再者,这次疏运能「过关」,让一般社会大眾少骂政府、民怨未起,很可能是「下不为例」的运气,因为疫情再起,即使连续假期,民眾也少出门,整体运量远低于预期;而且工会的「不加班」日是在连假的中间,未来未必会如此运气,如因而导致西部走廊交通大壅塞,交通部将难逃民眾的指责。
不过,工会直接与政府对干,完全无折衝、妥协余地,最后甚至拿乘客权益当武器,未来恐不利于公司化。
既然双方已无善意与良好的互动,以民进党的作法,大概很难寄望其宽容、厚道的回应。如果工会未来持续在连假「不加班」,万一操作不当,民愤可能不是对准政府,而是转向台铁与工会,对台铁的经营与公司化都有伤害。台铁工会是否要继续搞「无车日」,得想清楚了。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