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认为具有当代文学奖重要指标意义的第43届「旺旺.时报文学奖」将自7月1日开始徵件,包括影视小说、新诗、散文、报导文学等四类。其中,去年重返文学奖擂台倍受瞩目的「报导文学奖」,今年将继续徵件,期待各方好手共登文学殿堂。

2021年第42届时报文学奖得奖作品集,特别以报导文学类首奖得主张荟茗作品《温柔靠岸》为题,并收录1978年以来歷届时报文学奖得奖名单。《中国时报》总编辑王铭义表示,43年来,时报文学奖可说见证了半部「台湾文学史」,希望广大的文学创作者、文学爱好者,以及中时的读者们踊跃参与今年度的文学盛会。

王铭义指出,去年5月台湾经歷首波疫情风暴,在报社收到的参赛徵件中,有很多位是防疫第一线的医护人员,或是在疫情肆虐下,书写坚韧生命力的作品,经过评审评选的部分得奖文稿,也与疫情期间的生命体验有关,期待今年看到更多疗癒心灵的文学创作,共同为这个让人焦虑困顿的大疫年代留下珍贵的文学作品。

作家陈铭磻曾以报导文学作品〈最后一把番刀〉获得中国时报第1届报导文学优等奖,并于1978年在中国时报人间副刊发表报导文学作品〈卖血人〉,挖掘社会底层生活,报导卖血人的背后故事,当年曾引发全台轰动和广大迴响。

陈铭磻表示,当时中国时报人间副刊主编高信疆,带着许多作者一起经营「现实的边缘」专栏,并以在社会阴暗角落工作生活的人为报导题材,「除了卖血人、还有洗尸体的工人、鹰架上的工人等,带动报导文学风潮,其他媒体后来陆续加入报导文学书写。」

报导文学的书写,仰赖大量的田野调查,陈铭磻表示,他透过记者朋友辗转介绍,接触卖血人,此外他也勤跑医疗现场观察状态,「我会坐在医院里,用心『闻』现场的状态,不是用鼻子『闻』,素材来源有时是透过採访,有的是透过感知观察。我曾听到他们谈论卖血的价钱,还有卖血背后的原因,才知道原来有人是为了缴注册费而卖血。」

陈铭磻指出,多数受访者并不认为卖血是光彩的事情,也因此採访难度甚高,但回想起来,是一段宝贵的时代纪录和书写过程。

报导文学奖作家杨树清、杨渡也都表示,书写报导文学非常看重田野调查,以及问题意识,加上良好的文笔,会是报导文学的书写重点。

第43届「旺旺.时报文学奖」将在7月1日起至7月31日收件,组别包括影视小说组、新诗组、散文组与报导文学组,可邮寄报名或前往时报文学奖官网线上报名。

#作品 #书写 #文学奖 #时报奖 #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