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缠多年的中美审计监管合作传出重大进展,美国证交会(SEC)国际事务部主任YJ Fischer美东时间24日指出,目前与中国、香港在审计合规性上取得进展,即将签署初步协议。市场传出,中方希望6月底前能够解决双方分歧,让面临摘牌危机的美股中概股松一口气。

SEC美东时间20日宣布,根据「外国公司问责法」,把寺库、医美国际等8檔中概股加入「预定摘牌名单」。加上此前已公布被列入名单的个股,共涉及148檔中概股,占美股上市中概股的一半,令市场高度关注中美审计监管合作进展。

外媒报导,SEC表示,过去一段时间就在美上市的中概股审计合规问题,与中国展开长时间的谈判,未来双方将就有关审计问题签署协议。但SEC表示,这是双方监管机构踏出的第一步,目前这一谈判仍然「存在重大问题」。

SEC国际事务办公室主任YJ Fischer在国际证券协会理事会年度大会中表示,美国上市公司会计监管委员会(PCAOB)需要在11月22日前,完成对中国企业的审计检查,以符合美国要求的最后期限,否则这些公司将于2023年初下市。如果相关中概股确实太过敏感而无法遵守美国的相关规定,中国当局应该考虑让这部份的发行人从美国交易所下市。

YJ Fischer承认中美相关谈判已取得进展,仍强调在2023年以前达成协议已时日无多,PCAOB仍需要获得中国当局的充分合作与同意,以便PCAOB的代表能在中港两地进行实地检查及调查。

华尔街日报报导,即使达成协议,允许美国监管机构检查在中国的审计机构,PCAOB也需要充分了解公司的审计文件,才能确定中国作为一个司法管辖区是否符合「外国公司问责法」的要求。

考量到年底美国可能加速实施「外国公司问责法」,专家和知情人士指出,中国实际上可能只剩下几周时间和美国达成协议,使PCAOB的代表能够前往中国开始检查,因为这些检查可能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才能完成。此外,中国的防疫、边境管制、特大城市封城等政策,也可能推迟美国官员实地检查时间。

中国证监会25日声明指出,中美谈判进展顺利,但没有结果前不宜披露个别议题,并重申会以互相合作、平等的基础解决目前审计查察议题,其态度始终是积极的和具建设性的。

报导引述知情人士透露,中国证监会最近在与中企、国际投资者举行的闭门会议中表示,正努力实现在6月底前达成协议的目标。

#中美 #中概股 #美国 #中国 #PCAO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