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海洋志工队日前在望安草屿附近生态调查时,赫然在水下发现一处「炮弹坟场」,初步推估附近有大大小小的炮弹约100多颗,海洋志工陈尽川表示,由于草屿附近的石礁靶场是海空军联合靶场位置,这些水下炮弹可能是炸射后留在海底,反而成为另类的「人工鱼礁」。

军方人士也证实,这是实施炸射练习的水泥炮弹,并无杀伤力,因在水面下不易清理,而遗留下来。

草屿就位在猫屿的东南方约1公里,它包括2个小岩礁,北方这座称为草屿,南方称南塭,空军先进战机1998年在石礁靶场实施炸射演练时坠海失踪,每年军方实施炸射训练时,都会贴出公文请求渔船在演习期间避开,以免发生意外。这座岛屿虽不起眼,却是国军的重要靶场,这里是保家卫国必须设立的军事战技演练场。

陈尽川日前在附近潜水时,意外发现这座水下炮弹坟场。据军方人士透露,这些炮弹都是所谓的「水泥炸弹」,它是把真炸弹的火药去除,装进水泥而得名的。水泥炸弹是一种训练用弹,它的密度和炸弹类似,通过水泥的重量、质量,还有投掷出去的路线,来对比炸弹的各项参数,模拟实战中炸弹的投掷效果,另外水泥炸弹投出去也不会爆炸,成本也低。

陈尽川说明,澎湖海域早期渔产相当丰富,但随着海洋生态资源枯竭,人类「过度渔捞」的因果之下,让这片海域鱼获急遽减少。根据澎湖鸟会调查,这几年有许多候鸟在此栖息繁殖,每年有苍燕鸥、红尾伯劳、澎湖小云雀、岩鹭繁殖的纪录,草屿极适合燕鸥繁殖栖息,但因军方长期炸射干扰,之后都离巢而去,十分可惜。

#军方 #炸弹 #炮弹 #炸射 #水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