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长苏贞昌28日出席全国文化会议时强调,《国家语言发展法》并不是要让台湾成为「双语国家」,最重要的是46种国家语言都能够生生不息。对此,外界好奇行政院核定百亿预算投入的双语教育政策,是否就此打住,教育部回应,政策会持续执行,并採分年分阶段稳健推动。

苏贞昌致词时强调:「大家一直误会说台湾要成为双语国家,没有!台湾没有要成为双语国家」他表示台湾要提升英语的能力是为了外交、外贸,外事,国际沟通此需要。但他认为更重要的是国家语言的保存发展,「国家语言包含原住民族语就有46种」他表示都应灵活推动,要真正让语言多使用,能够生生不息。

文化部长李永得指出,此次文化会议是《文化基本法》通过后第一次举办,「四年一次制度性的会议,可比奥运一样重要!」并表示此次的主题「文化。生生不息」其核心就是创造力,「创造力不管是财经、科技、文化对于国家相当的重要。」他也指出,过去谈文化比较强调创造面、供给面,这次也强调产业面,创造产业面也是文化政策的重要面向。

针对行政院长苏贞昌称,政府推动《国家语言发展法》,并非要让台湾成为「双语国家」,教育部说明,在执行方式上,依据目前国家语言推动的政策,一方面落实国家语言保护与推广,推动规画国家语言教育,同时致力提升英语能力,让未来国内专业领域能力者更具备国际竞争力。

另在提升英语能力部分,教育部也提到,将于各级学校透过「普及提升」、「重点培育」,分年分阶段稳健推动,像是推动国中小英语教学时,以学生于英语课程中提升英语能力为基础,并重视英语环境的营造,希望学生有机会于真实的生活环境中使用英语;而大学阶段除普及提升外,亦补助大专校院结合国家政策及重点产业领域,设立专业领域双语标竿学院及双语标竿学校。

教育部强调,行政院已成立「国家语言推动会报」,推动各种本土语言保存工作,并投入预算、充实师资,让学生有多元学习母语的机会。

#能力 #重要 #文化 #提升 #提升英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