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半导体市场自2021年第四季起已出现去库存情况,但2022年以来,大陆半导体企业整体库存却不减反增,部分企业更因去化库存不善而出现亏损。随着终端需求有所降温,半导体企业的库存已不再是业绩保障,资产减值的压力正悄然来袭。

集微网报导,2019年起,全球半导体厂商均加大备货力度以保障产品供给,造成整体半导体行业出现库存快速增长的情况。

大陆半导体企业的营收规模相对低于国际大厂,因此库存商品金额绝对值远低于国际厂商,但存货增长幅度,却远高于国际大厂。

报导统计,2019年大陆国内50家半导体厂商的存货金额合计约为人民币(下同)231.68亿元,2020年来到286.35亿元,2021年快速攀升到442.7亿元。从2022年第一季的情况来看,存货金额达到512.15亿元,较上季增长15.69%,显示整体库存水位还在持续上升。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大部分厂商的存货是伴随着公司业务规模同步增长,在经营规模大幅增长及上游供应紧张的情况下,为确保产品的稳定供应,上述企业增加存货备货水准无可厚非。

但并非所有的半导体厂商均处于高速增长阶段,部分大陆半导体企业已经出现业绩停滞、下滑,甚至是亏损。如何去化库存、创造营收回升成为接下来的经营关键。

以上述统计的50家上市半导体厂商来看,2022年第一季,已有11家企业出现库存增加、但营收却较上年同期下滑的窘况。以匯顶科技来说,第一季的营收较上年同期衰退38.33%、仅剩8.74亿元。

报导认为,由于终端市场需求不振,而长时间的建库存导致终端客户和管道商库存水位维持高点,下游需求被提前透支,消费电子市场已从2021年第四季进入了去库存的阶段。

在此背景下,儘管全球半导体整体销售额仍在稳步增长,但是增速明显放缓,出现回檔迹象,此前建立的库存也需要时间消耗,这也意味着半导体企业势必要加速库存调节。

#终端 #存货 #企业 #增长 #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