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铁内湾支线是目前台铁客运支线运量最高的铁路,但六家站到内湾站都要先在竹中站转乘,县府提出在竹中站铁道设转辙器,或直接在六家站做侧轨直达内湾,提升内湾线的运量,惟两方案都遭台铁否决!

内湾线从新竹火车站到六家站,2011年电气化后行驶电联车,到内湾站要先在竹中站转乘柴油观光列车,竹东地区民眾搭火车到六家站,或游客从六家站要到内湾,也都要在竹中站走到第2月台,等20到45分钟才能转乘。

县府交旅处长游志祥指出,内湾线平均1小时1班车,总年运量在疫情前都有160万人次,去年降到105万人次,而以竹中站为分界点,进出六家站的年进出就达74万人次,而往内湾站(通勤族加内湾游客)进出的却只有20万人次,民眾反应在竹中站转乘,都要花1、2个小时很不方便,因此,搭乘内湾线的游客,只占所有内湾游客量的1/8,显见内湾线的使用便利性有很大的改善空间。

县府为舒缓内湾假日壅塞车潮,鼓励民眾使用大眾运具,办理内湾线直达问卷调查,446份问卷,自行开车者占63.3%,内湾线只占27.4%,但若採直达车有91%受访者愿意搭内湾线,80%可接受30分钟1班车。

县府对六家直达内湾提出方案1是从六家站直接行驶柴油观光列车,在竹中站铁道新增设1到2个横渡线,铁道上设置转辙器,经费约3000万元,只要3个月工期就能完成,旅客不用转车就能直达内湾。

方案2是从六家站设置侧轨,不经竹中站直接往上员站的轨道,加装转辙器及号志机台即可调整路线,施工期预估1年半,不含用地徵收费用的工程费要1.2亿元。

但台铁认为方案1因六家站设计容量有限,无法同时让电联车和柴油车进出,在竹中站轨道设转辙器,有司机要调换车头等问题;方案2在六家站设侧轨则牵涉都市计画变更和用地徵收问题,因此2案都被否决。

台铁局长杜微指出,增加六家直达内湾牵涉到整体路线,须审慎评估,目前已採购新车辆,可望在近期内增加内湾线班次,减少民眾的等待时间。

#竹中站 #方案 #六家站 #直达 #转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