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库利斯(摘自唐奖官网)
彼得‧库利斯(摘自唐奖官网)
卡塔林‧卡里科(摘自唐奖官网)
卡塔林‧卡里科(摘自唐奖官网)

唐奖昨公布第5届「生技医药奖」得奖名单,科学家卡塔林.卡里科、德鲁.魏斯曼及彼得.库利斯等3人,由于发现关键的疫苗学观念和方法,进而开发出对抗新冠肺炎的mRNA疫苗而获奖。

唐奖教育基金会表示,新冠肺炎疫苗BNT和莫德纳仅用不到12个月,在全球各地挽救数以百万人的生命,可归功于3位得主的开创性贡献。其中,卡塔林.卡里科及德鲁.魏斯曼发明了降低mRNA免疫原性的方法,彼得.库利斯开发了脂质奈米颗粒系统,用以传送mRNA疫苗。

卡塔林.卡里科现在是德国BioNTech公司资深副总,同时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神经外科兼任教授,她在匈牙利接受教育,并于1985年移居美国,专门研究RNA及其化学合成,使能在体外、体内的细胞中有效生产蛋白质。

德鲁.魏斯曼是宾夕法尼亚大学疫苗研究的罗伯茨家族教授,他于1997年在该大学开设实验室,专门研究开发HIV疫苗,也曾在美国国家卫生院从事HIV相关研究。

卡里科和魏斯曼是宾夕法尼亚大学同事,他们合作促成了降低mRNA免疫原性的重要发现,并共同拥有非免疫原性及RNA应用的美国专利,更为BNT及莫德纳疫苗奠定基础。

物理学博士彼得.库利斯则是脂质奈米颗粒的开发先锋,也是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的教授。他透过模型膜系统来研究脂质在膜中的作用,该系统促成了工程脂质体奈米颗粒(LN或LNP)系统,能传送常规与核酸基底的药物。2014年,他开始与魏斯曼合作,当时魏斯曼正在和BioNTech公司合作开发RNA疫苗,需要库利斯在传送系统方面的专业知识。

#传送 #疫苗 #大学 #开发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