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鑫资讯进口黑心快筛剂,因食药署审查合格核准贩售而流窜全台,从核准高端疫苗EUA、唾液快筛剂,到这次的黑心快筛剂,食药署审查流程全是黑箱,更被厂商爆出疑似有「快筛掮客」协助快速拿到EUA,肩负全民防疫重任的政府机关,不仅怠忽职守,内部更是黑影幢幢。
国内疫情大爆发,无论疫苗还是快筛剂都是利益大饼。从今年4月迄今快筛剂的输入量来看,商机上看300亿元,扣除自行输入的企业和个人,厂商卖出部分保守估计获利就有140亿元。
这样庞大的利益不肖业者会从中动手脚牟取暴利可想而知,要防止弊端,最重要的就是公开透明,但无论食药署还是卫福部,打从新冠肺炎爆发以来,早已习于打着防疫名义从事黑箱作业。
去年5月国内Delta疫情爆发,当时各界催促政府开放进口居家快筛剂,还惹来陈时中动怒「厂商要进口,没进口要审查什么?」却遭爆食药署直到去年6月7日才订出审查准则,难怪厂商怎么申请都不会过。
这波Omicron疫情大爆发,家长们呼吁开放唾液快筛剂,当时陈时中同样说没有厂商申请,不少厂商却喊冤申请多时都无法通过。不料才隔几天,食药署宣布由高端副董事长创办的福又达生技拔得头筹,至于审查过程用何种标准?为何会说没有厂商申请?卫福部和食药署始终不愿说明。
向食药署申请进口快筛剂EUA的厂商,包括唾液快筛剂在内多达300多家,其中不乏知名的生技公司,但令人困惑的是,最后获核准的却是前身为小吃店、之后弃标的高登、电玩商因思锐、做墨水匣的大鑫资讯,还有传销公司的白千层等等。
面对这些质疑,食药署长吴秀梅强调厂商从事何种业务不是审查重点,重点是进口的快筛剂有没有效?既然如此,为何没效果的富乐快筛剂还能通过审查?进口厂商从事何种行业当然很重要,因为只有从事医疗相关的业者才有能力研判和验证快筛效果。
至于非生技专业的厂商为何能更快拿到EUA?这从许多被食药署要求补件的厂商,不久后就接获公关掮客电话,告知只要委托他们就能火速拿到EUA可一窥真相。这些被要求补件的厂商资料除了食药署又有谁会知道?
要取得EUA,绝不是食药署基层官员能够办到的事情,吴秀梅无论是否知情都应即刻请辞,一方面是为怠忽职责负责,一方面也让食药署同仁能够毫无顾忌说出真相;对于医材相关产品,更应建立公开透明的审查机制,才能避免弊端一再发生,还拿国人的健康一同陪葬。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