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光电监控软体商「慧景科技」成立于2017年,至今管理容量超过1.5GW、10万个IoT装置,资料完整度达99.5%以上,为台湾能源管理唯一超过十万级装置的厂商。
慧景科技公布台湾光电效率最新调查报告,依据该公司过去四年超过3,200个光电案场资料之大数据分析,每管理维运1MW装置容量案场,「平均年损失达12万元」。如果藉由良好的监控系统与维运团队管理,则可以降低至3万5千元,两者差异高达70.5%。
台湾案场夏季平均发电4.17小时、冬季2.83小时,年度平均1,317小时,而纬度影响南部优于北部10%。夏季模组受温度影响严重、转换效率降低,导致夏季的PR值会低于冬季,影响幅度约为2%差异。
此报告将案场的发电损失分为2大类,不可回復损失包含模组角度、模组转换效率、变流器转换效率、场域限制等,平均而言每个案场约有16.5%的发电损失为不可回復,在案场建置完成即已固定。可回復损失包含设备故障、设备效率异常等可藉由监控系统与维运团队管理机制控制降低损失,平均可回復损失为2.16%,换算成每1MW每年为29,376度是可回復损失。
根据统计,设备故障到修復的时间平均要123.6小时,然而良好的管理团队可将修復时间缩短于52.1小时内,而损失亦可压缩在每年8,475度,与平均相比为-70.2%。
慧景科技副总经理詹前锋指出,台湾的早期的光电案场对于监控较不重视,有许多案场的监控设备已经故障或是无法提供正确资讯,导致光电案场的状况不明、维运难以进行,无形中造成许多浪费。而要缩减这些浪费与损失,第一要务便是需要正确资料、透明的资讯。
詹前锋认为,台湾的能源转型正在发生,这几年将会是关键年,要如何善用每一度电,从用电到发电端,都必须关注。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