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日前公布6月出口统计,所有报导偌大的标题皆是出口连24红,意思是出口已连续24个月正成长,不仅如此,出口422亿美元也创史上次高,年增率15.2%依旧是两位数,出口蓬勃,不在话下。
今年以来,台湾出口有这么高的成长,除了要归功于优势的产业竞争力,事实上,通膨的贡献也不少。有关通膨对出口的作用,我们稍微解释一下,这个道理很简单,通膨使全球物价升高,影响所及,出、进口物价也走高,我国以美元计算的出口物价上半年大涨11.4%,进口物价同样上扬15.5%,眾所周知,海关出口值系出口数量乘以出口物价,换言之,不论是量的成长或价的上扬都可以推升出口值,盱衡当前物价情势,台湾出口之所以能屡创佳绩,物价膨胀自然是功不可没。
经济成长率所观察的皆是经物价平减后的实质成长,之所以如此,正是防止通膨可能带来的虚胖,以1974年为例,国内生产毛额(GDP)成长34%、海关出口成长26.2%,挤出通膨的水分之后,经济成长率只有1.4%,出口数量反而下跌4.3%,若只看名目成长率,我们会以为这一年形势大好,但若看实质成长率则会得出相反的结论,名目(nominal)与实质(real)必须明辨,于此可知,在物价大涨的年代,尤其更是如此。
目前我国每个月所公布的海关出口统计皆是名目值,名目值会随物价涨跌而浮沉,在通膨温和的年代,名目与实质的差别不大,但在物价高涨的年代,两者就差很多,今年以来海关出口呈两位数高成长,然而,观察财政部所编的出口数量指数(实质)则会发现,我国出口数量已从两位数成长,逐月趋缓,至5月已降至2.9%,与漂亮的名目成长率有天壤之别。
出口数量指数目前只公布到5月,我们要瞭解上半年实质出口,除了循出口数量指数,也可以运用主计总处编制的出口物价指数来平减一下海关出口值,海关出口值经此平减即成为实质出口值,可据以估出实质出口成长率,从时间数列观察,出口数量与实质出口的走势是一致的,两者皆是反映实质出口的变化。
今年第二季的海关出口成长率15.5%,依旧很漂亮,惟经估算,实质出口成长率却降至5.1%,创下近两年最低,这说明第二季实际产出已趋缓,并没有海关出口所呈现的24红那么漂亮。两者之所以有这么大的落差,原因就是物价的膨胀,如前所言,发生石油危机的1974年这个现象极为明显,如今也出现类似的情况。
依我们的计算,自2020年第4季~2022年第2季我国实质出口成长率依序是12.0%、18.7%、20.3%、13.2%、9.0%、9.9%、5.1%,近期出口扩张力道已明显趋缓。
这告诉我们,儘管出口是24红,但从实质概念而言,并没有24红所形容的这么蓬勃,相关的生产活动已不似去年及年初这么热络。事实上,国发会日前发布景气灯号时也已示警,我国景气领先指标连续七个月下滑,且下滑幅度扩大,加以全球经济下行风险升高,台湾下半年出口所面对的挑战是大的。
国发会之所以这么说是有原因的,根据最新的报告,经济合作暨发展组织(OECD)已将今年全球经济成长由4.5%下修至3.0%,世界银行的预测也由4.1%调降至2.9%,此外,美、欧、中景气领先指标也呈下滑,加以疫情、俄乌战争衍生的风险仍高,大环境如此,出口自然不可能不受影响,其实,从第二季台湾实质出口趋缓可知,这个影响不是未来式,而是现在进行式。
也不知是从哪一年开始,我们对出口、订单、工业生产等指标的正成长就以「红」字来形容,于是每个月总会听到连18红、连24红、甚至连28红,乍听之下,景气扩张似有气壮山河之势,惟实情未必是如此,因为两位数成长是红,个位数成长也是红,若成长率逐月缩小,还以连几红描述,语意上即有失准确,应以成长趋缓来形容方属适当。
从表面数字而言,6月我国海关出口表现仍佳,但从实质出口来看,出口扩张力道已大不如前,执政当局千万别在连几红的形容词里迷失方向,在通膨压力升高的此刻,与其观察名目成长,不如观察实质成长来得妥当。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