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自行车产业当前最困扰的,不是没订单,而是有订单但缺零件!正因为供应链不顺、递延出货,库存成本攀升。根据今年第一季财报显示,自行车族群库存量均暴增、纷创歷史新高,资金大量积压在库存,如何快速去化已成当务之急。
面对高库存,台湾自行车组车厂商私下抱怨:「问题就出在日商Shimano与德商BOSCH供应链不顺。」这两家国际大厂,是全球传统自行车与电动自行车(E-Bike)的关键零组件主要供应商;其中,Shimano是全球最大的自行车变速器龙头,而BOSCH则掌握全球约五成的电动自行车马达。
据悉,在疫情催化下,全球自行车市场需求呈现井喷现象,关键零组件供应链面对暴增的订单、产能却不敷需求,加上俄乌战争导致出货不顺等种种因素下,缺料、缺件,近年来已成为全球组车厂商的恶梦。
自行车业者表示,以往库存量大都控制在单月营收的二倍左右。但由各家今年首季最新财报来看,库存(包含备料、半成品与成品)最长已来到约六倍。
以巨大集团为例,去年第一季存货约183亿元,到了第三季已提高到258亿元、第四季存货突破300亿大关、来到308亿元;到了今年第一季,存货进一步来到338亿元的新高,存货年增率高达85%;巨大今年首季的存货量,约是今年5月营收79.81亿元的4.2倍。
「最扯的是,供应链的交期竟然长达二年,且还无法确认交期,下了单还不能取消,完全不负责任!」面对高库存,巨大集团执行长刘涌昌强调,高库存不全然是工厂订单的问题,部份出在供应链不顺,还有近年因缺柜、海运不顺等造成产品递延出口。
「E-Bike的电控系统是套组,但有时候只给马达、不给电池,或是给了一大堆的电池,你要不要收?」巨大集团董事长杜綉珍苦笑着说,组装一台自行车需要100多个零组件、缺一不可,供应链不顺,不只是台湾组车厂正在面对的问题,就连欧洲组车厂同样得面对缺料问题。
美利达副总郑文祥表示,长短料确实是自行车产业当前最困扰的事!美利达今年首季库存达85亿元,是6月合併营收29.92亿元的2.8倍,他认为,这样的存货量仍在可预期范围,且随着第三季进入出货旺季,存货将可逐步去化。
零件厂商利奇今年首季的存货增加逾六成。利奇表示,去年迎来爆发式的成长荣景,产量及产值均创造歷史新高,却也面临缺柜、缺料、通膨等供应链不利影响,递延出货更推升库存成本。
但利奇认为,今年在缺柜、缺料等因素逐渐纾解下,组车厂将能加快市场供货,进而拉动零件需求,预估将能去化过去累积延误的订单,持续维持订单增长。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